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淮阳构造带位于大别造山带北缘,自南而北主要有异地系统(变质构造地层)、原地系统(上古生界杨山群)、新原地系统(中-新生界)三个构造地层单元组成.其中异地系统-变质构造地层佛子岭岩群对北淮阳区域构造研究至关重要,是论文研究的重点.研究表明,以原黄龙岗岩组为界,佛子岭岩群上、下部岩石组合、变质、变形明显不同.佛子岭岩群下部郑堂子岩组、仙人冲岩组、祥云寨岩组发育以固态流变为特征的褶叠层构造,形成于地壳伸展构造体制下,是横向构造置换作用的产物.佛子岭岩群上部诸佛庵岩组、八道尖岩组、潘家岭岩组表现为纵弯褶皱变形,构造置换不彻底,局部保留有原生沉积结构构造,形成于地壳收缩构造体制下,是纵向构造置换作用的产物.因此,本次研究将原佛子岭岩群解体为下部卢镇关构造混杂岩带和上部诸佛庵岩群,原所谓黄龙岗岩组构造片岩为两者之间近水平的韧性剪切拆离滑脱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