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中医药的电生理研究,有利于阐明中医药在微观水平上的药理。胞内游离钙离子是胞内一种重要的第二信使,它不仅调控着细胞内的许多生理过程,还涉及到许多病理发生过程。处于正常状态的细胞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受各种因素严格调控而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理浓度水平。中药川楝素是由传统中药楝属植物川楝的树皮中提取的三萜类化合物,临床应用于驱蛔、抗肉毒中毒,其作用机理大致与其对神经肌肉系统的作用有关。为了更好地了解川楝素的微观作用机制,本文以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为标本,利用膜片钳技术以及单细胞显微荧光测量技术等电生理技术,研究了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的膜离子通道的电学特性以及川楝素对其钙通道电流和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如下:
1)通过本研究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的制备和培养有了比较成熟的方法和体会,优化了其分离和培养的条件。
2)在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上记录到电压门控的跨膜通道电流(钠、钾、钙离子通道电流)。并发现川楝素具有可以增加钙通道电流的作用。
3)由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测量的实验,首次研究了川楝素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川楝素作用于大鼠嗜铬细胞可导致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升高,且呈剂量依赖关系;(2)川楝素引起[Ca2+]i升高是由于细胞外钙离子的大量涌入所致;(3)川楝素引起细胞外钙离子的大量涌入主要通过L-型钙通道的开放;(4)川楝素对胞内钙库似乎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