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博物部科学传播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3670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数理科学抽象化、理想化的特点相比,博物科学门槛较低并且更加生动可感、丰富有趣,其传播与实践对于公众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态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英国广播公司(BBC)旗下的博物部是世界上最为成功的的博物科学传播机构之一,但国内尚无对其系统全面的研究。本研究首先阐述了该组织的传播背景:公共广播制度为其博物科学传播提供了资金支持,英国人一贯的严肃认真精神与理性思维模式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博物部的传播理念包括进化论与互助论的倡导,以及地域文化的传播与生态美学的弘扬。其秉持科学共同体立场,科学传播目的是弥补公众科学素养的欠缺。作为社会传播活动,博物部科学传播同样具有五大要素。传播主体为BBC博物部,其经验丰富、成熟稳定的传播团队,以及核心人物艾登保禄的英明领导与个人魅力,是博物部赖以生存的人才基础。BBC博物科学纪录片主要分为地球史、地域史、动物史与植物史,具有严谨规整、制作精良、思想探索等特点。通过电视与网络传播媒介,博物部科学传播行为旨在传播博物知识,提高公众审美水平。我国博物科学传播体制尚未健全,传播行为中的诸多障碍严重阻碍了我国博物科学的传播与实践。其中传播主体受困于资金匮乏、专业人才缺失与思想认识局限性,使得我国博物纪录片内容空洞、水准低下、观赏性差,收视率惨淡,在电视传媒中所占比重较低,受众不断流失,科学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本文通过借鉴博物部科学传播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如下建议与对策:推进体制创新,倡导联合制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精品战略,内容彰显特色;科学运用节目编排策略,打造传播新平台;重新定位目标受众,形成成熟的市场体系。旨在为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博物科学电视传播理论研究、普及教育与创作实践提供一些可能有益的启迪。
其他文献
本文以社会学、传播学、市场学、文化学等多个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和资料搜集,以期形成对于广告这一商业文化产品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的认识,来研究门户网站的网络媒体广告的体制与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进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出现,不仅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使公民有了自由表达的话语空间,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公民传播的
期刊
本论文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立足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媒体宣传,对其媒体宣传策略及其形成的路径进行探源,试图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来媒体宣传策略的发展脉络,寻找它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