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用麻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9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针对汽车未来向节能、轻质化、安全化、可回收发展的需要和当前汽车内饰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可连续加工、生产批量大、可避免边角料浪费的注塑成型工艺制备了满足轻量化、环保、可回收要求的苎麻和剑麻两种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汽车内饰材料体系。本文深入研究了不同纤维长度、不同纤维含量、不同浓度NaOH溶液处理纤维对两种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加入聚乙烯增韧剂对复合材料进行增韧处理。通过对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弯曲强度-挠度曲线、压缩强度-挠度曲线、冲击韧性曲线和复合材料断面的微观结构分析,探讨了麻纤维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对苎麻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体系的研究表明:各种强度指标随着纤维长度的增长呈上升趋势,而冲击韧性和伸长率则呈下降趋势,当苎麻纤维的长度在10mm左右时,各种强度指标达到最优;各种强度指标随着纤维质量分数(含量)的加大而呈上升趋势,而冲击韧性和伸长率呈下降趋势,当苎麻纤维的质量分数(含量)达到20%左右时,各种强度指标达到最优;将苎麻纤维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处理,来改善纤维表面与聚丙烯基体的结合能力,当溶液浓度为15%左右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在纤维含量为20%的苎麻纤维增强聚丙烯中,加入不同含量的聚乙烯,均可大大增加复合材料的韧性。试验测得苎麻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高达到38.1MPa,弯曲强度最高达到51.2MPa,压缩强度最高达到53.6MPa,冲击韧性最高达到3.66 KJ/m2,比普通的汽车用聚丙烯拉伸强度提高50%以上,弯曲强度提高28%以上。对剑麻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体系的研究表明:各种强度指标随着纤维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而冲击韧性和伸长率则呈下降趋势,当剑麻纤维的长度在8mm左右时,各种强度指标达到最优;各种强度指标随着纤维质量分数(含量)的加大而呈上升趋势,而冲击韧性和伸长率呈下降趋势,当剑麻纤维的质量分数(含量)达到20%左右时,各种强度指标达到最优;将剑麻纤维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处理,来改善纤维表面与聚丙烯基体的结合能力,当溶液浓度为15%左右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试验测得剑麻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高达到34MPa,弯曲强度最高达到49.9MPa,压缩强度最高达到49.2MPa,冲击韧性最高达到3.8KJ/m2,比普通的汽车用聚丙烯拉伸强度提高36%以上,弯曲强度提高24%以上。本论文所研制的两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不仅达到并满足了现有内饰材料的使用要求,而且比现有汽车内饰材料指标体系中的强度还要高,并有望替代玻璃纤维、芳纶等密度大、不可降解和回收、易造成环境污染的化学纤维并应用于汽车内饰。另一方面,本论文寻求的麻纤维和聚丙烯的最佳配比,可为今后这种绿色环保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先进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的发展,发动机叶片制造作为该领域极重要的组成,其磨削加工工艺方法已经逐步摒弃了加工效率低下、表面质量不一的手工抛磨,快速向
齿轮是很多机械设备中经常使用的一类重要传动零件。在工业发展的进程中,齿轮一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工业化与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齿轮及其相关技术仍是我们研究的热点方
目前,利用二维图像,进行物体识别、获取物体的形状尺寸信息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来。旋转体是零件和一些古文物器件的常见形状,现阶段主要是通过
近年来框架、框剪结构住宅楼外墙渗漏、裂缝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地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造成了业主对开发商和施工单位产生不满情绪,给业主生活带来了烦恼与不便.为防治住宅
随着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硅材料MEMS器件己大量应用于国防和民用产品。由于MEMS系统不可避免的进行某些机械运动或受到机械力的作用,因此对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中等孔径亚干式深孔钻削技术,降低深孔加工中因使用润滑油带来的环境污染和产生的成本压力;研究亚干式深孔钻削机理,为亚干式深孔钻削技术的工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