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代理框架下的BOT模式改进分析

来源 :沈阳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oni_i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薄弱,尽管从财政上我国已经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较多的建设资金,但是还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因此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引入私人投资到基础设施建设上来是一项重要举措。现阶段的BOT研究主要以财务、投资等方法为基础,理论性较强,但实践性较差,不能很好的指导BOT合同的达成,因此失败的案例仍旧很多。主要的原因是简单的理论的应用前提过于理想化,实际操作中关键变量难以确定,实务操作不便;复杂的理论过于前沿,不容易被广泛接受。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机制的设计本身,并没有从更深层次的理论着手,找到一种理论基础支撑这些机制设计。本文以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推导出BOT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三条原则。第一,政府应该把项目带来的社会效用分配给项目公司,以增加对项目公司的激励,提高项目公司对项目的努力。第二,合同中应该增加对项目收益相关的变量的观测,无论是正相关的还是负相关的,只要能进一步清晰的反映项目公司的努力,就可以减小项目公司收益的风险。第三,如果项目中有不可观测的重要变量,那么就不应该对可观测的变量实施过分的激励,因为这样会减少代理人对不可观测变量的努力。单一BOT的机制设计无法满足这三条原则,因此单一BOT无法给出最优契约合同。委托代理中的核心问题是激励,如果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函数相同,激励问题就解决了。在这样的思路下,本文提出了BOT群的解决方案,并证明了BOT群在BOT的基础上是一种帕累托改进,而且在实践中更简便易行代理成本更低。最后结合案例分析并给出结论。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上市公司面临的内外竞争环境越来越严峻。为了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上市公司应先从公司内部要素的建设着手,提高自
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分析污水处理过程中投药量与絮凝图像的等效直径、分形维数和浓度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考虑到投药自动控制的实际运行环境和实时性要求,采用Retinex算法解决光照不均现象,在图像处理主要环节上均采用小计算量算法。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际的自动控制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已有的研究认为个人及总体人群在未来平均实际寿命高于现阶段预期寿命的风险称为长寿风险(付秀峰,2015;谷玉婷,2011),或由于未来死亡率的实际值与预期值不一致而产生的风险。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