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戈尔的文明论述涉及到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许多方面。泰戈尔认为,文明应强调人类合作,强调有益于人类的普遍原则和社会秩序(dharma)。东方文明具有社会合作性、文化分散性、崇拜神、自我实现、发展滞后等特点。西方文明具有文化同源、宗教性强、科学发达、社会进步、重竞争占有轻合作协调等特点。泰戈尔对西方工业机器文明作出了深刻反思,并严厉批判了西方及日本的民族利己主义。泰戈尔倡导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有机结合,共促人类文明的进步。他的东方情结使他关注东方世界发展滞后的生存危机,从而倡导东方学习西方和东方民族大联合。他的文明论述颇具理想化色彩。泰戈尔文明观是印度历史文化传统积淀、时代特征、家庭熏陶和个人学养的结晶。 泰戈尔文明观在东方社会和西方世界相继引起了巨大反响。在中国,陈独秀瞿秋白等知识分子极力反对并批判他的发扬东方文明、东西文明结合的主张。梁启超等人持赞成态度。日本对泰戈尔对日本模仿西方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批判冷落相向。甘地对其文明合作主张持反对态度,并引发一场论战。泰戈尔历访西方,受到了热烈欢迎。泰戈尔的东西文明观扣住了一战后西方社会思想发展的脉博,为艰苦反思西方文明走向的西方社会所高度关注和重视。以罗曼·罗兰、爱因斯坦为代表的一部分四方知识分子对泰戈尔的文明观则高度赞赏。东方与西方社会对泰戈尔文明观反响之迥异,究其实,乃是东西方二十世纪初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步的自然反应。 泰戈尔的文明观中有一个显著的方法论上的特征:扭转近代意义上的东方与西方由于社会发展失衡而导致的话语失衡现象。泰戈尔文明观包孕着浓厚的人类关怀的色彩。泰戈尔的东西方文明在交流与合作中共同发展的观点对当代世界颇具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