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东方社会思想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u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入分析和科学阐述。在德国古典哲学基础上形成辩证唯物史观,以及在深入研究英法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马克思主义独特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对社会主义一定程度的科学认识之后,为进一步探究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非西方社会的适用性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自发展道路的特殊性选择,马克思转向对东方社会的深入研究,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东方社会理论。  作为深度把握东方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条件、将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同东方社会的具体条件相结合的理论尝试,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主要解答了社会主义革命在东方社会产生的可能性以及条件和道路的选择,这无疑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尽管论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非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任务、也是马克思本人所能承担的任务,但是对于中国今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而言,我们仍能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中汲取到智慧的营养。  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所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学科知识,基于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梳理和总结,首先阐述了马克思东方社会思想的形成条件、主要内容及其丰富和发展。其次,从理论、实践两个层面深入分析了马克思东方社会思想的伟大意义和重要价值,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马克思东方社会思想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其中包括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三个重要方面。最后,结合前述分析,概况、总结了马克思东方社会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启示和成功经验,从而更好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其他文献
为了对早期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早期肺心病)诊断标准的探索,从1978年10月到1979年5月,我院收治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患者50例,经过临床症状,体征、超声心动图、胸片、心电
“竞争-协同”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优良品质,是学生进入社会必须具备的生存规律。本文运用科学调查法、理论文分析法等方法,对体育专业的学生的“竞争、协同”意识进行
天台宗是汉传佛教中最早成立的宗派之一,它批判吸收了自印度传来的各种禅法和教法,将其整合在一个次第严谨的修学体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圆教”和“圆观”的理论。“圆教”这
民营企业的现状如何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形势,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都是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作者认为制约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有两方面: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宏观因
从高技术的基本特性分析入手,归纳出高技术具有经济技术复合性和高技术群体化性质,探讨了高技术同现代技术、前现代技术之间的差别,指出现有的技术哲学习惯于从形态角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