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信息量膨胀,当下的每一个人都以各种方式接受着各种信息的“狂轰滥炸”。在中学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中明确指出“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1],在日常的生物教学中图表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信息载体,因其具备整合信息、直观、明确的特点,其已成为重要的科学信息交流载体。因此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以及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许多教育学者认为应重视培养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识别与综合分析能力。本研究针对当前高中生生物学图表分析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探究了影响学生解析图表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旨在为一线高中生物教师提供参考。研究者在检索了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根据教学教育理论中信息获取、加工、利用和转化方面的相关论述,针对当前中学生物课堂中学生对图表识别和信息处理的能力培养问题,通过问卷及检测试卷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样本源于天津市武清区三所高中高三年级的学生中,共发放问卷和检测试题23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及检测试题226份,利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当前高中生生物学图表分析现状并不乐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图表认知得分主要集中在3分,处于中等水平;以满分为70分的生物学图表试题试卷进行测试,重点校平均得分为43.20分,而普通校的平均得分仅为23.09分;对于不同类型的生物学图表而言,表格得分率最高为60.14%,而遗传系谱图得分率仅为29.07%;考察学生图表信息提取能力的试题得分率最高为75.60%,但考察学生图表信息利用能力的试题得分率仅为35.59%;且不同学生之间的图表分析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男生对于曲线图、装置图及生态图的分析能力显著强于女生(P<0.05),重点校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极显著强于普通校学生(P<0.01),对图表认知较好的学生图表分析能力极显著强于图表认知较差的学生(P<0.01)。回归分析显示,学生的学业水平是影响其图表分析能力的重要因子。本研究初步结论如下:首先,当前我市高中生各类生物学图表分析能力普遍较弱,在重点校及普通校中均存在此现象,但重点校学生的能力要强于普通校。其次,学生对于不同类型的图表分析能力不同,其中分析表格的能力最强,而分析遗传系谱图的能力最弱;学生不同层面的图表信息能力同样存在差异,图表信息提取能力最强,而图表信息利用能力较弱。另外,不同性别学生的生物学图表分析能力存在差异,对于曲线图、装置图及生态图的分析男生好于女生,同时男生图表信息的加工及利用能力明显强于女生;且学生性别、学生学业水平(学校类型)、图表认知情况均与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存在相关性,而学生学业水平(学校类型)是影响其图表分析能力的最重要因素。结合高中生生图表分析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以下的教学建议:首先,生物课堂多样化的直观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识别、提取图表内的相关信息。此外,普通校在课上及时对知识进行梳理总结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图表进行信息的加工及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