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饮食结构的逐渐变化,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结直肠癌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现阶段治疗手段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并且辅以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和免疫疗法等综合性治疗。化疗在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化学疗方法多为全身静脉给药,虽然能对肿瘤的细胞产生一定的杀伤作用,但全身用药选择性较差,毒性较大,副作用比较多,很多病人都难以耐受。因此,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避开化疗药物的全身毒副作用而直接作用于肿瘤局部,包括局部抗肿瘤药物的注射、含抗肿瘤药物缓释植入剂、控释植入剂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用高分子的广泛应用,使更多的抗肿瘤药物的选择成为可能,并通过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可以进行结合,保证了肿瘤的范围内的地方血药浓度持久而稳定的维护工作,从而降低了全身药物浓度,减轻全身副作用。正是基于这样地考虑,我们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研究所进行合作,试图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药物释放体系,在手术后置放于病人的肿瘤生长区域,,以求达到抗肿瘤药物缓慢释放的目的。本试验选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可降解的聚乳酸(PLA)做为载体材料,以静电电纺丝技术制备载药率分别为4%与20%的奥沙利铂及5氟尿嘧啶的纤维毡,对植入控释给药剂型进行研究,证明含有混合抗肿瘤药物的纤维毡缓释治疗结直肠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期能够形成抗肿瘤药物的植入控释给药新剂型,最终能够成功的应用于大肠癌、卵巢癌、胰腺癌、肝癌等肿瘤的临床治疗。其结果显示:药物释放基本符合零级动力学;纤维毡组与纯药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纤维毡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术表明,纤维毡组作用于HCT-824、48、72、96小时后,肿瘤细胞在G0/G1期百分比明显增多,与时间呈正相关,而S期、G2/M期百分比相对减少,与时间呈负相关。结论:搭载奥沙利铂及5氟尿嘧啶纤维毡具有明显缓释效应,体外作用于人结肠癌细胞HCT-8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阻止细胞周期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