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难题。《“十三五”时期老龄化形势与对策》中指出:根据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26年左右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及比例将双双持续下降,老龄化程度将不断提高,而养老服务供给不足可能会威胁到家庭和谐、社会稳定。面对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这一严峻情势,做好养老服务工作,不仅能维护社会稳定,更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挑战转化为机遇。本研究以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老年经济学、老年需求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养老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27个省市进行实证的比较研究,旨在找出江西省养老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不足,给出对策建议。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关于养老服务业的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的阐述,首先对养老产业、养老服务业的概念做出简要概述,然后对开展论文研究需要的福利多元主义、老年经济学、老年需求理论等理论基础做出相应的阐述。第三部分是江西省养老服务业发展水平现状的介绍,对江西省养老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整体分析、评价,并分别对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现状进行评析。第四部分是养老服务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德菲尔法探讨影响养老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因素,提取主要的影响因子,进而确立养老服务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第五部分是对江西省养老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利用加权求和的方法测算出各个省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综合水平,并分析出江西省在各个因子上与其它省份差距原因。第六部分是对提升江西省养老服务业水平的建议,分别从政府、行业及养老服务主体三个方面给出对策建议。第七部分是结论与展望,对研究的实证结果进行概括性总结,并指出研究可以继续完善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