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作用机制下的大学物理动态生成型教学模式构建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jin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学物理教育教学改革往纵深处的推进,物理教学改革无论在理论探索上还是面向实际的教学实践上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学理论的简单无法直面教学实践的复杂,教学实践中总是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困难.如何解决现实的结构不良的教学实践问题,理论探索应做出回答.展望未来,物理教学究竟应如何体现对学生发展的关注?如何凸显自身优势,扬物理教学之所长?理论探索同样应做出回答.该文在系统论,尤其是其中作为复杂性科学核心理论的自组织理论的方法论指导下,结合认识论、建构主义学习论以及教学模式理论的有关成果,对大学物理教学系统的非线性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探索,讨论了物理学习的他组织与自组织,提出了物理教学四优化原理.并据此构建了与理论相匹配的动态生成型教学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构成、特点、功能及应用策略等问题.在理论探索、模式构建的基础上,还将该模式应用于大学物理波动一章,编写了该模式下的电子教案,并应用于教学实验.在理论、模式、实践三者的不断磨合中,最终生成了动态生成型教学模式.整个研究以"非线性"的思想和"一二三四五"统驭全局."非线性"指运用非线性思想对大学物理教学系统进行理论探索和模式构建."一二三四五"指一个中心(学生发展),两个根本(问题和实验),三个面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四个优化(认识主客体之间;学习和发展之间;理论和实验之间;科学和人文之间),五个层面(哲学(思想)层,方法论层,理论层,技术层、应用层).
其他文献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后现代教育理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针对后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已经在世界各国开展起来.该文正是在这种趋势之下,选择了后现代教育中的学校课堂
学位
创业是创新的重要形式,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担负着培养创业人才的重任。然而,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一方面不适应创业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研究生扩招使研究生面临严峻的就业
儿童语言运用能力是儿童其它语言能力发展的动力和源泉(Snow,1999).但是,它像其它语言能力一样,也需要一个学习和获得的发展过程.因此,对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研究,已受到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