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学物理教育教学改革往纵深处的推进,物理教学改革无论在理论探索上还是面向实际的教学实践上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学理论的简单无法直面教学实践的复杂,教学实践中总是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困难.如何解决现实的结构不良的教学实践问题,理论探索应做出回答.展望未来,物理教学究竟应如何体现对学生发展的关注?如何凸显自身优势,扬物理教学之所长?理论探索同样应做出回答.该文在系统论,尤其是其中作为复杂性科学核心理论的自组织理论的方法论指导下,结合认识论、建构主义学习论以及教学模式理论的有关成果,对大学物理教学系统的非线性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探索,讨论了物理学习的他组织与自组织,提出了物理教学四优化原理.并据此构建了与理论相匹配的动态生成型教学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构成、特点、功能及应用策略等问题.在理论探索、模式构建的基础上,还将该模式应用于大学物理波动一章,编写了该模式下的电子教案,并应用于教学实验.在理论、模式、实践三者的不断磨合中,最终生成了动态生成型教学模式.整个研究以"非线性"的思想和"一二三四五"统驭全局."非线性"指运用非线性思想对大学物理教学系统进行理论探索和模式构建."一二三四五"指一个中心(学生发展),两个根本(问题和实验),三个面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四个优化(认识主客体之间;学习和发展之间;理论和实验之间;科学和人文之间),五个层面(哲学(思想)层,方法论层,理论层,技术层、应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