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宇航员协调操作柔顺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l217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宇航员由于不能适应恶劣的太空环境无法长期停留在外太空,普通的单链空间机器人又由于灵巧性差和操作能力低等缺点无法完全胜任复杂多样的操作任务,因此,研究人类宇航员的替代品——机器宇航员的需求日益迫切。相比于其它空间机器人,机器宇航员最显著的优点是其出众的协调操作能力。为达到精细操作任务的要求,需要控制协调操作任务中必要的操作力,同时限制任务中对系统有害的作用力,即需要在任务中实施柔顺控制。本文围绕机器宇航员协调操作过程中操作物的轨迹跟踪控制、力柔顺控制以及臂杆与环境的接触力柔顺控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典型双臂协调任务的仿真和实验对控制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针对在约束环境中执行操作任务机器人的位姿跟踪和力/力矩控制问题,研究了机器人的柔顺控制算法。基于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其位置控制方法及力控制方法,并应用力/位混合控制原理,将位置控制和力控制进行结合得到机器人的柔顺控制模型。针对存在动力学参数误差的情形,在机器人的柔顺控制模型中引入参数自适应定律,得到不确定模型下机器人的自适应柔顺控制方法,实现了机器人稳定的力位跟踪控制,满足了绝大部分柔顺控制的精度要求。针对机器宇航员协调操作中操作物位姿跟踪以及力柔顺控制问题,设计了机器宇航员协调操作柔顺控制算法。首先基于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机器宇航员系统(含耦合分支和双臂)的动力学方程。然后,针对松协调和紧协调操作,分别设计了机器宇航员的协调操作柔顺控制算法,实现了精确动力学模型下机器宇航员稳定的位姿跟踪和力柔顺控制。最后,针对存在动力学参数误差的情形,在机器宇航员协调操作柔顺控制模型中引入鲁棒控制补偿项,得到了不确定模型下机器宇航员协调操作鲁棒柔顺控制方法,实现了不确定模型下机器宇航员稳定的位姿跟踪和力柔顺控制。针对机器宇航员在复杂环境中执行任务时臂杆与环境发生碰撞或接触的情况,提出了利用零空间力矩控制臂杆与环境接触力的方法,实现了在不影响机器宇航员末端操作任务的前提下将臂杆与环境的接触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目标。与一般的避障控制算法相比,避免了牺牲障碍物附近的操作空间,从而增加了机器宇航员可执行任务的数量和种类。为了验证本文中提出的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针对典型双臂协调任务,开展了机器宇航员协调操作柔顺控制的实验研究,得到了与预期目标相符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中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螺旋CT薄层高分辨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u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技术与常规扫描诊断颅底骨折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探讨螺旋CT薄层高分辨扫描及MPR技术对颅底骨
会议
以双河变电站为实例,详细分析了变压器低压侧短路电流超标的原因,并从解环运行、增加限流电抗器等角度考虑不同的限流措施,校核计算结果表明,增加限流电抗器使短路电流下降最为明
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已成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中突出的问题,文章基于水足迹法计算京津冀地区2007-2016年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并结合协调发展脱钩评价模型对水资源利
科学发展观与狭义社会文明建设具有内在的统一关系。科学发展观是狭义社会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衡量标准,狭义社会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切实推进狭义社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电力生产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电力成本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加。因为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对用电要求都在逐渐提升,所以我国
本文对心理负荷主观评定技术的特点及局限性进行了总结。认为主观评定较直接,表面效度高,容易使用,不存在侵入性问题,可作为比较其它心理负荷评定技术结果的基础。但它个体差
目的:探讨PBRM1和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癌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20例
从负荷计算、内外分区、变风量系统,食品冷冻冷藏区域空调设计等几个方面出发,探讨了大型超市空调设计与节能之间的关系,供专业人员参考。
目的:通过培训需求分析,为建立一个针对性强的应急管理人员培训方案提供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从培训内容、时间、方式、方法、师资、考核和结业六大方面进行需求分析。
传统村落保留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美丽中国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随着传统村落发展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破坏性改建、商业化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