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脑梗死为例,比较中风病中医与西医病名诊断的差异。方法:收集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经CT/MRI检查明确为脑梗死的住院患者,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获得四诊资料,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进行中医中风病诊断。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结果及生化检查结果,按照脑梗死OCSP分型、CT分型及新TOAST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将以上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管理和统计分析,对比分析基于OCSP分型、CT分型及新TOAST分型脑梗死患者与中医中风病诊断的差异。结果:1.336例脑梗死病例中,符合中风病诊断标准256例,诊断符合率为76.2%,不符合中风病诊断标准80例,占23.8%。2.336例脑梗死OCSP分型:TACI36例(诊断符合率100%),PACI102例(诊断符合率97.1%),POCI114例(诊断符合率71.9%),LACI84例(诊断符合率46.4%)。脑梗死OCSP分型与中医中风病诊断有显著性差异。经过多重比较分析,TACI和POCI、LACI,PACI和POCI、LACI, POCI和PACI之间与中风病诊断有显著性差异。而TACI和PACI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存在。3.336例脑梗死CT分型:大脑大梗死16例(诊断符合率100%),大脑中梗死51例(诊断符合率76.5%),大脑小梗死39例(诊断符合率66.7%),腔隙性脑梗死106例(诊断符合率67.0%),多发性脑梗死86例(诊断符合率82.6%),小脑梗死10例(诊断符合率60.0%),脑干梗死28例(诊断符合率96.4%)。脑梗死CT分型与中风病诊断有显著性差异。经过多重比较分析,其中大脑大梗死与中梗死、小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大脑小梗死与脑干梗死,腔隙性脑梗死与脑干梗死之间与中风病诊断有显著性差异。其他不同亚型之间与中风病诊断无显著性差异。4.336例脑梗死新TOAST分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207例(诊断符合率76.3%),心源性脑栓塞19例(诊断符合率84.2%),小血管病变53例(诊断符合率75.5%),其他原因脑卒中56例(诊断符合率73.7%)。脑梗死新TOAST分型与中风病诊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西医脑梗死与中医中风病诊断大体相符,不同类型的脑梗死其符合率不同:2OCSP分型中的前循环梗死,CT分型中的大脑大梗死、脑干梗死基本符合中风病诊断,其他亚型不完全符合中风病诊断;3.现有中风病中医诊断标准有必要结合西医理化检测结果(特别是影像学结果)予以更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