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的图像编码方法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kai5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是由一组具有计算、存储和通信能力的视频传感器节点组成的分布式感知网络。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可以使人们在任何时间、地点和任何环境下获取大量信息,为野外随机性的视频数据获取提供方便,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目前图像/视频压缩已成为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研究的一个难点和热点。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从图像编码算法的抗误码性能和系统能耗两方面,对应用于环境监控中的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的图像编码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分析了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和图像编码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发展趋势;比较了视频传感器网络与传统传感器网络的异同;介绍了目前应用于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中的相关图像编码理论。   2.研究了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中图像编码算法。在无链表分层树集合划分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独立子树的图像编码算法,即对各子树进行单独编解码。该算法在低内存需求的同时,把误码的影响控制在当前块内,能有效减少差错的传播,极大提高了算法抗误码性能,保证了终端图像重建的质量,更适用于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的有噪信道传输。   3.针对于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应用于环境监控的实际要求及其能量受限的特点,提出一种压缩码流的分段传输模式,在满足监控中心要求的图像质量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节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最大限度地节省了系统功耗。   4.将基于9/7整数提升小波变换的编码算法与分段传输模式相结合,比较改进前后算法的抗误码性能、重建图像的信噪比,以及在不同传输比特间隔、压缩码率、节点距离及路由跳数条件下能量消耗方面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够有效地减少数据传输量,节省系统能耗。
其他文献
随着软件工程的发展,基于组件的开发已经成为目前软件开发的主流模式。组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组件的封装特性使得基于组件的测试具有较大的难度。
随着集群技术的发展,结点和链路的失效不可避免。因此,在有结点和链路失效下对通信终端间存在可靠通信路径的概率和所有正常结点的互通率进行研究就非常有必要了。由于网络中结
组合优化是运筹学的重要分支,主要通过对数学方法的研究寻找离散事件的最优编排、分组、次序或筛选等。大多数这类问题属于NP完全问题。当问题规模逐渐扩大时,其解空间呈组合爆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协议测试技术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而如何才能设计出可靠的网络协议测试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为此,协议工程(Protocl Engine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 IP地址资源日渐枯竭。将IPv4地址空间升级为IPv6地址空间可以从根本上扩充地址空间,但还需要大量的升级换代工作;而另一途径是使用NAT(Network Address Tr
随着经济的发展,项目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项目调度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网络结构特点,各个项目成员分布在网络的节点上,负责整个项目的一项或几项工作,拥有各自的资源
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作为推荐系统领域最成功的算法之一,为解决互联网时代信息过载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依据用户对项目的历史评分记录等偏好信息,通过计算用户
数据挖掘是一种高级的数据分析工具,通过分析所观察的数据集以发现可信的数据间的未知关系,并提供给数据拥有者可理解的、新颖的和有用的归纳数据。关联规则挖掘用于寻找给定
人工神经网络,又简称神经网络,是以生物神经网络的功能结构为基础而抽象出来的一种用于实现人工智能的数学模型。它是基于神经科学研究成果而提出的一种自适应、非线性处理系
Web服务是一种设计用来支持异构系统中的软件应用可以互相操作的技术,维基百科将Web服务定义为“一种服务导向架构的技术,通过标准的Web协议提供服务,目的是保证不同平台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