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产煤大国之一,煤炭的产量占据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煤炭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动力,其占据一次能源生产的76%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9%,从现状情况来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仍占据我国首要地位。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而依靠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发展也会随着煤炭等自然资源的耗竭和开采储存量的不足,经济发展也会相应的受到制约和影响。煤炭资源型城市充足的煤炭资源为其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能源基础,但无论从我国还是从世界范围来看,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不可避免的走向资源枯竭,而煤炭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和经济支柱,一旦资源枯竭便会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形成致命的影响。随着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煤炭用途的扩展,煤炭的战略地位仍然十分重要.然而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开采逐步耗竭使得以煤炭资源为依托的煤炭城市的产业生命周期相对较短。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煤炭资源的产销主要通过国家指令计划来调控,约束了煤炭城市的综合协调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失调、产品结构单一、经营粗放、产业布局分散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实现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的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从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城市发展系统理论、资源开发及补偿理论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出发,结合淮北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通过理论分析研究、搜集煤炭资源型城市(淮北市)相关统计资料,设计构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并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寻找淮北市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利用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方法,构建煤炭资源型城市(淮北市)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模型,评价可持续发展现状,为淮北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找出切入点。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四个方面的对可持续发展路径进行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