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金杆菌β-外毒素的生态安全性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yc4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β-外毒素的生态安全性,本实验采用两水相系统,从苏云金杆菌库斯塔克亚种和苏云金亚种的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出β-外毒素,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其OD值曲线,并用落叶松毛虫幼虫进行了β-外毒素的生物测定,确定了提取出的β-外毒素具有杀虫活性。分别进行了β-外毒素对落叶松毛虫的野外毒力测定;对落叶松种子发芽率及种芽生长、落叶松毛虫卵期天敌寄生蜂的影响、落叶松林下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期为B.t.生物制剂的施用安全性提供依据。 本论文实验结果如下: (1)采用两水相系统从苏云金杆菌库斯塔克亚种和苏云金亚种培养上清液中提取了β-外毒素,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证明为苏云金杆菌β-外毒素。 (2)β-外毒素对落叶松毛虫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表明,库斯塔克亚种β-外毒素100和200倍液对落叶松毛虫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7.1%和28.5%;苏云金亚种β-外毒素100和200倍液对落叶松毛虫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9.9%和7.1%。 (3)在林间应用苏云金杆菌库斯塔克亚种和苏云金亚种β-外毒素对落叶松毛虫幼虫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库斯塔克亚种β-外毒素的100和200倍液对落叶松毛虫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9.7%和18.6%;苏云金亚种β-外毒素100和200倍液对落叶松毛虫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5.5%和16.3%;Bt制剂100和200倍液对落叶松毛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6.9%和59.0%。方差分析表明,库斯塔克亚种、苏云金亚种β-外毒素和Bt制剂及不同浓度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4)库斯塔克亚种β-外毒素100和200倍液处理的落叶松种子平均发芽率分别为30±2.5%和31.3±0.76%;苏云金亚种β-外毒素100和200倍液处理的落叶松种子平均发芽率分别为30.2±2.02%和31±2.78%;清水对照的落叶松种子平均发芽率为34.3±1.04%。与对照相比,用β-外毒素处理的落叶松种子发芽率略低于对照,但抑制效果并不显著。 库斯塔克亚种β-外毒素100和200倍液处理的落叶松种芽平均长度分别为2.1±0.36cm和2.0±0.32cm;苏云金亚种β-外毒素100和200倍液处理的落叶松种芽平均长度分别为:2.6±0.15cm和2.6±0.21cm,清水对照处理的芽平均长度为3.2±0.15cm。与对照相比,β-外毒素处理的芽长度短于对照,对落叶松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库斯塔克亚种β-外毒素比苏云金亚种β-外毒素抑制作用强。 (5)β-外毒素对落叶松毛虫黑卵蜂和落叶松毛虫卵跳小蜂具有杀伤作用,库斯塔克亚种β-外毒素100和200倍液对落叶松毛虫黑卵蜂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9.2%和16.8%,苏云金亚种β-外毒素100和200倍液对落叶松毛虫黑卵蜂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9.7%和7.0%。对落叶松毛虫卵跳小蜂的校正死亡率为3.1%~74.1%。 (6)从落叶松林下土壤中分离纯化出5种优势真菌和5种优势细菌,通过形态学和
其他文献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专项化课程改革已经深入开展,成为新课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应用于篮球教学中,这项举措对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篮球素养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就目前金山区高
硅基光源是硅基光电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硅基光电子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但由于晶体硅的间接带隙特性,使得其不适合应用于光学有源器件中。稀土离子,由于具有荧光强度
<正>北魏以后,佛像艺术又有一些新的变化。就总体而言,造像的面相由瘦长又转化为半圆形状,重新回复到北方民族的审美标准上来,即所谓"鲜卑化"模式;佛的服饰不是僧祗支在内,外
关系营销(Relationship Marketing)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西方企业界兴起的一种新型营销观念。它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契合了现代企业的营销实践活动,指出营销更主要的是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