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新派理论与少年法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tommy8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重点在于对少年法的发展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现少年法的理论根基即刑事新派理论。少年法产生于1899年的美国伊利诺伊州,以库克郡少年法院的成立为标志。少年法经历100多年的发展,其内部不断发展完善。少年法最早萌芽于少年犯罪法,其目的在于追求少年刑罚的效果和少年刑事诉讼程序的简便化。随着,国际性会议的不断确认和推广,少年法的领域得到扩展,少年法的调整对象由少年犯罪行为扩展为少年越轨行为。后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困境中儿童提供人道主义的帮助和保护,进而无差别地提供教育和医疗等福利服务亦成为关涉少年健康成长的全部法律内涵。然少年法发展实践的背后亦有其深层次的理论支撑。少年法的发展轨迹与产生于19世纪的刑事新派理论观点相当地契合。其中,刑事新派理论在实证的基础上提出犯罪原因的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决定论。区别于刑事旧派理论的犯罪原因自由意志论。在此基础上,刑事新派理论提出刑罚个别化的刑罚处遇对策,主张教育刑、目的刑的理念。刑事新派理论为少年犯罪处遇个别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经过对少年法发展历史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刑事新派理论不仅是少年法发展的理论依据,更为少年法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共六章。每章内容如下:第一章刑事新派理论概述。本章共有刑事新派理论产生背景、主要观点及其与旧派理论的争论和解析三个部分。刑事新派理论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大陆。当时,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工业文明带来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少年犯罪问题、累犯问题突出的背景,为刑事新派理论的产生提供了丰厚的现实土壤。刑事新派理论在科学主义风潮的影响下,采取实证的研究方法提出区别于刑事旧派理论的犯罪原因决定论的观点,认为犯罪不是自由意志的选择而是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进而,提出人身危险性才是考察犯罪的落脚点,且应针对不同的人身危险性和不同的犯罪原因采取差别的刑罚个别化处遇措施。第二章刑事新派理论与少年法的萌芽:少年犯罪法。本章涉及少年及相关概念、少年法的产生的历史考察和世界推广;从社会背景分析,少年法均产生于世界各国对少年犯罪问题的现实回应与刑事新派理论产生于相同的时代背景;少年法发端于少年犯罪法,少年犯罪法确定了非刑法化、非刑罚化、分离原则、保密原则、协商原则等特殊少年犯罪处理原则,均体现了刑事新派理论中犯罪社会原因决定论、人身危险性养成和特别预防的思想。第三章刑事新派理论与少年犯罪法的发展:少年越轨法。本章结合犯罪学的实证研究结论分析了少年越轨与少年犯罪的关系;进而对少年越轨法在各国少年法体系的确立进行规范性分析,少年越轨法有其特殊的早期干预保护理念、适用对象和多样性的处遇手段,具有非犯罪的本质。前述特征体现了刑事新派理论中犯罪原因考察后,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是影响犯罪发生、人身危险性或反社会人格形成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予以个别化的处遇,对越轨行为进行早期预防,防止少年犯罪的发生等理论。第四章刑事新派理论与少年越轨法的拓展:少年保护法。本章界定了少年保护的概念,并区分了少年保护与越轨的内涵。从对少年越轨行为原因的考察,比较了少年保护与少年越轨的关系,尤其是对于处于监护不当、遭受虐待、留守儿童、流浪儿童等监护困境中儿童的保护即国家监护必要性问题进行了论证。为遭受家庭解组、刑事被害等儿童的信息隐私进行保护,排除新闻自由确有必要。少年保护法将私权监护带入了以国家公权监护作为保障的监护领域,体现了刑事新派理论中社会责任论中国家、社会的责任和对社会环境的改造将有利于减少少年越轨行为发生。第五章:刑事新派理论与少年保护法的升华:少年福利法。本章分析了少年保护与少年福利的关系,进而论证少年福利的国家性、全面性、无差别性保护的理念。少年福利法涉及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权利保障。少年福利法体现了刑事新派理论中科际资源整合理念。即刑事新派理论最响亮的口号: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第六章刑事新派理论是少年法的理论根基。本章先分析了少年法发展的基本规律,少年法发展经历了由少年犯罪个人责任到社会责任、从局部到整体、从亡羊补牢的刑事司法到防患未然的少年福利保障的发展过程。少年法的发展是对刑事新派理论的检验和实践。实践证明,少年福利保障即前置工作的付出得多,则打击犯罪的任务就越轻,而前置福利付出不足,则打击少年犯罪任务越重。总体上是会收支平衡的,但是对于少年个人和社会发展而言,则意义完全不同。无论是惩罚、保护还是教育都与家长身份相契合的少年法体系构建,体现了国家亲权基本理念下,国家的权责和社会责任的公担思想。刑事新派理论为少年法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少年刑法从成人刑法中脱离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少年法应以少年的健康发展为基本理念。而少年法发展中的创新与实践也为成人刑法等领域提供借鉴。尽管各国对少年法的内容不断扩充进程有所不同,但是少年法的保护主义理念与各国的本土文化不断融合,少年法的发展都离不开其理论根基——刑事新派理论的有力指引。
其他文献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转型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要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
<正> 当前上海郊区实行农村农民社会保障(主要指医保和社保),一是市政府1996年下发的上海市人民政府令《上海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二是各区县政府和有关乡镇制定的通知
<正>百果园从收购"一米鲜"开始布局线上业务,如今通过融合上下游,深耕产业,积极践行着"心零售"的发展理念。百果园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设立了10多个仓储配送中心,与国内外2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浓缩和积淀,文章以中华老字号永川豆豉为例,探讨如何在生产性保护模式下开辟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业之路。永川豆豉目前存在生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致胼胝体变性伴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CT平扫表现特点,提高CT平扫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36例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头颅CT平扫表现,7
对湖南省的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Gamble)N.Cho ex H.W.Li)资源作了调查。用色谱、色谱/质谱联用方法鉴定了油樟叶精油的43个化学成分,依主含成分不同可将其划分
<正>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控股公司将提高对Lazada集团(总部位于新加坡)的投资规模,达到40亿美元,旨在加速东南亚市场增长、推动Lazada融入阿里生态进程。阿里于2016年以1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