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福建坊刻考略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c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是我国宋明以来出版事业的重要地区,在古代刻书史上有“图书之府”的美誉,对全国很有影响。但是,现在大多的古籍版本研究主要集中在清代以前的福建刻书,而且自古以来人们对福建坊刻的评价不高。虽然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对著名的建阳书坊在明末清初衰微后的闽西四堡书坊、福、泉、厦等地的坊刻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但是一些学者对其评价不高,也不看重其价值。甚至,一些古籍研究者认为福建刻书业自建阳书坊衰亡后更无“本”可称。其实,清代的福建坊刻是福建古代文化一个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在保存和传播中华文化典籍方面的贡献是巨大的。本文拟就这一领域做点小小的尝试,对清代福建坊刻的相关情况做个初步探讨。   本文首先对明末清初建阳书坊情况进行简单描述。其次,试图从社会、政治、地理、文化等因素着手,分析建阳书坊衰微的可能原因,在此基础上,深入重点介绍在建阳书坊衰微同时,异军突起的福建坊刻中心——闽西四堡书坊。考察四堡书坊繁荣的历史背景:分别从政治经济因素、地理环境因素、文化教育因素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在此背景下,通过对当时有限的史料如族谱等文献的整理和引用,反映四堡书坊起源、兴盛的整体发展情况,四堡坊刻的特色及主要刻书,以及四堡书坊所发挥的历史文化作用。至此,我们可以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建阳坊刻渐衰于清初而全衰于乾嘉,四堡坊刻渐盛于清初而全盛于乾嘉,待咸、同年间衰落时,又是福州坊刻鼎盛之际。最后通过对当时福州、泉州、厦门等为数不多但仍繁盛一时的书坊的描述,考察福建坊刻的情况,并对清代福建坊刻本的历史影响和文献价值进行尝试性的评价。  
其他文献
百年来,香港位居中国和西方之间模糊的边缘地带,香港文化是既包容传统中国文化因子、又容纳西方文化元素的交融混合体。20世纪90年代,香港经济发展速度放慢,金融危机更是给了香港
今年42岁的黄先生因长期伏案工作,颈肩部经常感到疼痛难忍。两个月前,黄先生在公司附近的一家按摩店办了会员卡,经常去“放松”一下颈肩。可接连几次的按摩非但没使黄先生的症状得到缓解,还出现了头晕、四肢无力的症状。黄先生赶紧到医院进行检查,原来是患上了颈椎病,突出的椎间盘压迫脊髓,按摩加重了对脊髓的压迫,才出现上述情况。  按摩可能加重颈椎病病情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李康介绍,颈椎连
期刊
形象诗学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形象,而形象的内容和实质就是人内在或外在的生活。文学形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不光有着自身内在的层次结构,而且关照着复杂的外部组合。文学形
九十年代以来,成长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高锋期,这一现象并非出于偶然,它是成长小说自身的审美品质与八九十年代以来社会历史的变革与转型,西方非理性思潮的涌入,文学自身向内转的趋
翟灏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家、语言学家,其代表作《四书考异》72卷,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总考》36卷,总论《四书》形成、流传、内容、逸文、概说、版本等。在标点整理《四书考异·
一位五十多岁瘦瘦的男病人歪着身子走进诊室。他左手叉着腰。右手递上病历本,说:“主任啊。我腰痛的老毛病又犯了。”  我扶他在检查床上躺下来,病人老吴是一家大型企业的会计师。两侧下腰部疼痛多年。开始只在轻微扭伤、劳累或受凉后觉得腰酸背痛。休息几天就可自然好转。随着时间推移,症状发作越来越频繁,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疼痛程度也变得严重起来。早晨刚起床活动时明显,稍微活动一会,症状可减轻,但活动时间长了又痛得
期刊
汉语构词法是沿着单音词向复音词的道路前进的。汉语词汇的复音化在先秦就有所显现,但大规模的发展则是在中古时期。这一时期是汉译佛典大量产生的时期,而且汉译佛典的词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