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调解制度是中国特有的一项法律制度,它以程序简易便捷、成本低廉以及最终的调解结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的优势,在解决民间纠纷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被称为“政法工作的第一道防线”。由于人民调解制度在城市和农村的运行基础不同、解决纠纷类型不同以及调解组织不同,笔者将其划分为城市社区人民调解和农村人民调解制度两个范畴,并着重研究了城市社区人民调解制度实施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从已有的文献来看,社会工作与人民调解的过程是相契合的,所以社区人民调解的研究结果对社区工作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论文采用了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河北省承德市A社区作为考察对象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材料和分析调研结果,对城市社区人民调解制度的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最后针对问题试探性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期对城市社区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有所帮助。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文献分析。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从国内外不同的研究对人民调解制度的研究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针对社会工作与人民调解的契合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人民调解可看做是社会工作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和有效的方法,同时,从价值理念来看,社会工作又可以是是我国人民调解制度实施的有效选择。第二部分:研究设计。该部分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核心概念界定和研究创新。其中核心概念有城市社区、人民调解和人民调解制度。第三部分:研究发现。该部分以河北省承德市A社区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的分析,把社区人民调解制度实施状况概括为:《人民调解法》宣传密度大,知晓度不断提高;规章制度较为完善,组织机构相对健全;业务开展顺利,整体成效较为显著,人民调解员队伍不断壮大,调解经验较为丰富。与此同时,把城市社区人民调解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人民调解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民调解员素质不高;经费保障不力;人民调解程序执行不严格;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不足。第四部分:结论与讨论。该部分基于对现实状况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将研究结论概括为:一方面,社区人民调解工作成效显著,另一方面,从社区居民、社区人民调解员以及运行经费等方面总结社区人民调解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社区人民调解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试探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其中,建议对人民调解员实施资格认证、对“强制执行力”进行立法补充以及在政法大学、重点大学中设立人民调解专业等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