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微乳液α-ε-β相图的绘制及相关参数的计算;第三部分为吐温型表面活性剂微乳液在不同油水比下的相行为;第四部分为油水比对C16mimBr/助表面活性剂/油/盐水微乳液体系相行为及增溶性能的影响;第五部分为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微乳液在不同水油相组成下的相行为及其增溶性能。一、绪论介绍了微乳液的定义、现代技术在微乳液研究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探讨了微乳液界面膜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水油相组成对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等。二、微乳液α-ε-β相图的绘制及相关参数的计算简要介绍了几种研究微乳液相行为的相图及其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α-ε-β“鱼状”相图的绘制及相关参数的计算。三、吐温型表面活性剂微乳液在不同油水比下的相行为用ε-β鱼状相图,研究了油水比α(定义为油水混合物中油所占的质量分数)对吐温/醇/烷烃/NaCl溶液微乳液体系相行为的影响。考察了醇和烷烃对吐温型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微乳液相行为及增溶性能的影响。随油水比α的增大,微乳液体系中醇的溶解度增大,增溶能力减小,含有吐温60、吐温80的微乳液体系其界面膜中醇的质量分数AS增大,含有吐温20的微乳液体系界面膜中醇的质量分数AS减小。含有三种吐温表面活性剂的微乳液体系的SP*大小顺序为吐温60>吐温80>吐温20。随油相烷烃碳链长度增加,醇的溶解度SA、界面膜中醇的质量分数AS增大,而增溶参数SP*却减小。含有正丙醇的吐温微乳液体系与含有正丁醇的吐温微乳液体系相比,助表面活性剂醇的溶解度SA,界面膜中醇的质量分数AS及增溶参数SP*均较大。四、油水比对C16mimBr/助表面活性剂/烷烃/NaCl溶液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及其增溶性能的影响由α-ε-β鱼状相图,研究了微乳液体系C16mimBr/正丁醇/烷烃/NaCl溶液(5%)在不同油水比α时的相行为,考察了界面膜组成、醇的溶解度及微乳液体系的最大增溶能力等随α的变化规律。随α值增加,微乳液体系中醇的溶解度SA和醇在界面膜中的质量分数AS增加。而微乳液体系增溶能力随α值增加而呈减小趋势。随油相烷烃碳链的增长,微乳液体系中醇的溶解度SA和醇在界面膜的质量分数AS均增加。而微乳液体系的增溶能力随α值的增加而减小。含有正丁酸的微乳液体系与含有正丁醇的微乳液体系比较,助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SA、界面膜中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AS都较大,而增溶能力(SP*)较小。随温度增加,醇的溶解度SA略有减小,界面膜中醇的质量分数AS有所增大,增溶参数SP*略微减小。随盐度增加,醇的溶解度SA和界面膜中醇的质量分数AS均减小,最佳增溶参数SP*增大。五、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微乳液在不同水油相组成下的相行为及其增溶性能由α-ε-β鱼状相图,研究了微乳液体系C12mimBr/正丁醇/油/NaCl溶液(5%)随油水比α变化时的相行为,考察了其物化性能随α的变化规律。随α值增加,微乳液体系中醇的溶解度SA、醇在界面膜的质量分数AS、体系的增溶参数SP*所表现的规律,甲苯与二甲苯的一致,四氯乙烯截然相反。油相组分的性质对微乳液的影响较大,四氯乙烯由于含有多个电负性较强的氯原子而使其微乳液增溶能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