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麻杏类方是指以麻黄、杏仁为主配伍组成的一系列方剂而言。如麻黄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大青龙汤、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厚朴麻黄汤、三拗汤等麻杏类方大多都源出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运用频率极高的方剂,医家视为瑰宝,患者享以妙药,实有整理、挖掘之必要。 麻黄汤、大青龙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源出《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篇;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源出《金匮要略》痉湿晹病脉症治第二;厚朴麻黄汤源出《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伤寒论》以较大的篇幅探讨了太阳病,太阳经为六经之首,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以固护于外,故为诸经之藩篱。外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故太阳病最常见。因为正气有强弱,邪气有轻重,在太阳病过程中,随着病情的变化,常可出现兼证和变证。若是太阳伤寒(风寒表实证),用麻黄汤;若兼内热烦躁,用大青龙汤;若风寒之邪,入里化热,热邪壅肺,宜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若寒湿在表,宜用麻黄加术汤;若风湿表证恶寒身痛轻,且有化热之势,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若外感风寒表证轻,以咳嗽为主,则用三拗汤;若饮邪挟热上迫,病势倾向于表,症见咳喘痰多,胸满烦躁,苔白滑,脉浮,用厚朴麻黄汤。总之,麻杏类方证大多属太阳证(表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脉浮。是为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脉证。此为麻杏类方证之大要。 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范围较广,如《外台秘要》用麻黄汤治疗新久咳嗽,唾脓血,风水证;《皇汉医学》用麻黄汤加减治难产发热;《中医眼科六经法要》用麻黄汤治目疾;《经方实验录》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烂喉痧;《医学衷中参西录》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夏季喘证;《临床指南》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外感风邪咳嗽;《类聚方广义》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疗肺痈初起,有表证;《全生指迷方》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疗风湿痹证;《名医类案》用大青龙汤治疗外感风寒,内热烦躁证;《方氏医案辨异》用大青龙汤治疗春温内发等等。 本文题目系搜集了近三十年来有关麻杏类方的临床文献报道,并且对麻杏类方治疗病证进行分析,从中归纳出来的。其临床运用规律如下:①发汗解表,宣降肺气,以治疗外感病;②疏风宣肺,健脾利湿以治水湿病症;③驱风除湿,通痹止痛,以治诸痹证;④发汗清热,泻下通便以治热证、便秘;⑤疏风清热,除湿止痒以治皮肤病;⑥抓住主证,参以病机,知常达变。 麻杏类方可应用于呼吸、泌尿、免疫、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其它方面疾病。研究方面,麻杏类方的功效包括:发汗作用、解热作用、镇咳作用、平喘作用、祛痰作用、抗炎作用、抗病毒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变态反应等其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