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类方临床证治规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B1230ZXC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麻杏类方是指以麻黄、杏仁为主配伍组成的一系列方剂而言。如麻黄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大青龙汤、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厚朴麻黄汤、三拗汤等麻杏类方大多都源出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运用频率极高的方剂,医家视为瑰宝,患者享以妙药,实有整理、挖掘之必要。 麻黄汤、大青龙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源出《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篇;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源出《金匮要略》痉湿晹病脉症治第二;厚朴麻黄汤源出《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伤寒论》以较大的篇幅探讨了太阳病,太阳经为六经之首,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以固护于外,故为诸经之藩篱。外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故太阳病最常见。因为正气有强弱,邪气有轻重,在太阳病过程中,随着病情的变化,常可出现兼证和变证。若是太阳伤寒(风寒表实证),用麻黄汤;若兼内热烦躁,用大青龙汤;若风寒之邪,入里化热,热邪壅肺,宜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若寒湿在表,宜用麻黄加术汤;若风湿表证恶寒身痛轻,且有化热之势,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若外感风寒表证轻,以咳嗽为主,则用三拗汤;若饮邪挟热上迫,病势倾向于表,症见咳喘痰多,胸满烦躁,苔白滑,脉浮,用厚朴麻黄汤。总之,麻杏类方证大多属太阳证(表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脉浮。是为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脉证。此为麻杏类方证之大要。 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范围较广,如《外台秘要》用麻黄汤治疗新久咳嗽,唾脓血,风水证;《皇汉医学》用麻黄汤加减治难产发热;《中医眼科六经法要》用麻黄汤治目疾;《经方实验录》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烂喉痧;《医学衷中参西录》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夏季喘证;《临床指南》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外感风邪咳嗽;《类聚方广义》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疗肺痈初起,有表证;《全生指迷方》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疗风湿痹证;《名医类案》用大青龙汤治疗外感风寒,内热烦躁证;《方氏医案辨异》用大青龙汤治疗春温内发等等。 本文题目系搜集了近三十年来有关麻杏类方的临床文献报道,并且对麻杏类方治疗病证进行分析,从中归纳出来的。其临床运用规律如下:①发汗解表,宣降肺气,以治疗外感病;②疏风宣肺,健脾利湿以治水湿病症;③驱风除湿,通痹止痛,以治诸痹证;④发汗清热,泻下通便以治热证、便秘;⑤疏风清热,除湿止痒以治皮肤病;⑥抓住主证,参以病机,知常达变。 麻杏类方可应用于呼吸、泌尿、免疫、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其它方面疾病。研究方面,麻杏类方的功效包括:发汗作用、解热作用、镇咳作用、平喘作用、祛痰作用、抗炎作用、抗病毒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变态反应等其它作用。
其他文献
20世纪70年代西方建筑界兴起的一股“后现代建筑”热,到了80年代后逐渐冷却。国际建筑界对“后现代建筑”的理论始终有分歧。 本文对现代建筑出现的背景、原因以及其历史局
水稻土是我国长期水耕利用下特殊的人为土壤,在我国的土壤碳固定与粮食安全中有着重要地位,同时对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扮演着重要角色。施肥是我国水稻高产主要的人为活动之一,它
由于传统的数学学习评价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就是“做题,做题,再做题”,沉浸在题海战术之中,从而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为了探索
文章针对中低温地热井工程,为了实现此工程质量的提升以及单井产能的确保,对其地热井钻井完井工艺技术进行了优化,实现了对上述过程中出现严重钻井液漏失、水位衰减过快、严
上海市成功转型的典范苏州河畔的绿色明珠长风生态商务区位于普陀南部,东起长风公园,西至真北路中环线,南临苏州河,岸线长达2.7公里,北倚金沙江路,规划开发土地面积2.2平方公
本文简述了汉语词的词缀化倾向在语素“吧”身上的表现及原因,同时认为这些表现在许多其他词语身上也有体现,说明了汉语中的确存在着一些词的词缀化的倾向。
建筑业的安全生产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而工程安全是质量和效益的前提,在施工生产中没有良好的防护对策和安全技术而发生了安全事故,就将会给人民群众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是传统社会尤其是宋以来“士”的嫡系后裔,他们对宋以来的科举士大夫阶级有强烈的认同意识,在思想和精神上可谓“血脉相连”。所以,任何对传统社会尤其是对
阐述了山西省野生蔬菜的资源概况和开发利用价值,指出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野生蔬菜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盲目性;野生蔬菜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研究滞后;重采轻管,资源破坏严重;
<正>两种不同模式发展轨迹及现状湖北恩施州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成果,自2007年首家村镇银行在湖北恩施州开业以来,村镇银行在湖北省恩施州经历了两个不同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