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化性起伪”思想新论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zh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是儒家颇具争议性的人物,是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博大精深,以“性恶”为观点的人性论是其思想的一大特色。关于人性问题,历来备受关注,而荀子在此方面的观点独具一格,性恶论不同于以往思想家们的人性观点,并且基于性恶论而提出来的“化性起伪”更是为人们在人性问题的解决上打开了新的视域。荀子主张“化性起伪”是对人性进行教化,其理论思想涉及教育、道德、礼法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对其进行研究,是我们对优秀文化进行吸收借鉴的关键步骤。荀子“化性起伪”的人性教化论主要体现在《性恶》篇中,本文以《性恶》篇为重点研究对象,辅以《荀子》文本中的《天论》、《礼论》、《劝学》、《解敝》、《正名》等等多篇进行展开。在以往荀子“化性起伪”思想的研究成果中,尚未出现将“化性起伪”所包含的“化”、“性”、“伪”三个概念放在一个框架里同时展现,并基于三者的内涵解读它们之间逻辑关系的文章著作。鉴于此,本文从整体的角度切入,沿着逻辑的方向,试图分析荀子“化性起伪”思想的建构,并解读其内涵上的逻辑关系。荀子“化性起伪”思想体现了严密的逻辑,也正是因为逻辑,使得“化性起伪”思想的内容更加的明晰深入。时代背景是荀子“化性起伪”思想的逻辑前提,经济政治文化综合的社会因素激发了其思想的产生。《荀子》各篇并不是孤立无关,简单地拼凑在《荀子》一书中,篇与篇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在论述“化性起伪”思想中会涉及到天人观、礼义道德等内容的原因,荀子的人性论和天人观对应而贯通,以人性论和天人观作为荀子“化性起伪”思想的理论基础,符合荀子“天人之分合”、“性伪之分合”的逻辑思路。就“化性起伪”思想本身而言,它包含着三个概念,荀子用下定义的逻辑方法,对各个概念进行了界定,概念之间环环相扣,并辩证地说明“性伪分合”的演进过程,体现了“化性起伪”思想内涵的丰富性。由荀子的心论和礼论出发,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阐释“化性起伪”思想的逻辑路径,对“化性起伪”的切实可行予以一定程度的肯定,也彰显了荀子心论、礼论与“化性起伪”思想的融合,增加了更多哲学意蕴。本文除了从整体逻辑结构及内涵上探讨“化性起伪”的思想体系,也进一步考察了荀子思想所具有的历史意义,通过梳理荀子思想与前人思想、后人思想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化性起伪”思想的地位,汲取其合理性的精华,以今人的视角领略其思想的当代价值,至此呈现出“化性起伪”思想的理论主旨及文化效应。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分析肝细胞癌在腹腔镜解剖性半肝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经术后病理诊断为肝细胞肝癌
在土建工程水平标高的引测施工中,经常采用利用水准仪引测的常规方法,但常常因材料堆放影响视线、或房间隔墙遮挡需多次引测而造成工效较低。对此情况,根据连通器原理,自制PV
约翰·厄普代克的《恐怖分子》一书是后9/11时代涌现于美国文坛的众多文学作品之一,该小说描写了一位埃及裔穆斯林少年艾哈迈德在伊斯兰极端分子的蛊惑下,差点走上恐怖袭击道
目的:通过脐针与传统针刺在治疗气滞血瘀型颈型颈椎病上的临床疗效对比,评价两组针刺疗法的疗效差异,为脐针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有效性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共60例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脐针组、对照组,每组30例。取穴对照组:针刺颈夹脊、配阴郗、膈俞、天柱、风池、曲池、外关、阿是穴。脐针组:针刺脐针,根据脐内八卦全息方位图取穴,针刺离、坎、坤、乾。疗效评价1周3次,
<正>南丁格尔(Florenc Nightingale,1820—1910)英国女护士,欧州近代护理学的创始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1850年在德国学习护理,1854—1856年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率领38名女护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极为重要的新论断. 许多权威评论指出, 新时代的首要标志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具有内在的历史逻辑和经
以"上海世博民居-美丽上海"项目的古民居木结构现场防腐施工为例,阐述了古木结构原有构件及修缮用新制构件的现场防腐施工工艺。施工中根据现场木构件的状况,针对性的选择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