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束CT扫描判断肝肿瘤病灶与供血动脉的临床应用与价值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y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锥形束CT肝动脉造影与碘油平扫图像对判断初诊的肝癌病灶以及肿瘤供血动脉的敏感度,以及改进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方案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到2016年1月,54例连续于就诊我科的初次确诊为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并行TACE术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术前1周内行对比增强CT检查。患者术中行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术,锥形束CT动脉增强扫描,应用碘化油栓塞后行碘油锥形束CT扫描。术后1-3月通过对比增强CT进行影像学随访。所有病人的图像保存记录并对相应图像进行后处理,包括患者初次介入治疗的术前术后检查图像由2名有经验的介入科医师共同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以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螺旋CT与锥形束CT以及DSA与锥形束CT发现的病灶数量。以卡方检验比较CBCT肝动脉造影与DSA肝动脉造影对肿瘤供血动脉的鉴别的灵敏度,以双侧α<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锥形束CT与CT或DSA相比,在发现肿瘤病灶以及评估预后两个方面对其提供的额外信息对改进治疗方案的价值进行评分,如果锥形束CT没有获得额外的信息,或锥形束CT获得额外的信息但是不改变治疗过程或对预后没有明显影响的病例,则评价为0分;如果锥形束CT获得多个有助于改善治疗方案或患者预后的信息的病例,则定义为1分。结果:共43例患者纳入分析,11例患者被排除。(1)术前MDCT共发现57例肿瘤病灶,术中DSA共发现59例肿瘤病灶,术中CBCT肝动脉造影共发现84例肿瘤病灶。MDCT与CBCT肝动脉造影发现肿瘤病灶例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6.146,p<0.001);DSA与CBCT肝动脉造影发现肿瘤病灶例数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Z=-16.127,p<0.001)。(2)84个肿瘤病灶纳入分析,其中DSA肝动脉造影共发现了49例肿瘤的阳性供血动脉,CBCT肝动脉造影共发现了71例肿瘤的明确供血动脉。CBCT肝动脉造影检测肿瘤供血动脉敏感性为84.5%(71/84),DSA检测肿瘤供血动脉敏感性为44.0%(37/84)。二者差异χ2=4.449,p=0.035<0.05,有统计学意义。(3)综合评分为0分的患者为16例,综合评分为1分的患者为24例,综合评分2分的患者为3例,共27例患者的治疗方案在术中或术后发生了改变,占所有患者的62.8%(27/43)。结论:1.CBCT对初次治疗的肝癌病灶的检出率优于MDCT和DSA。2.CBCT对初次治疗的肝癌供血动脉的检出率优于DSA。3.CBCT对TACE对治疗方案的改进有较高价值。
其他文献
<正>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脏腑之一。脾胃有病常可影响它脏,它脏有病亦可通过调理脾胃而获效,故研究脾胃病的特点及治法对临床具有重要意
"对比"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本文论述了在教学中怎样"对比",在对比中怎样把某一方面的知识由点到面地串联起来,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
快速粗犷的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建设呈现出雷同和僵化的弊病,传统建造技艺被摒弃,地域建筑特色被淹没,地域建筑文脉被割裂,并引发建筑文化危机。为避免重蹈覆辙,在乡镇建筑文脉尚有延续可能的情况下,探索适宜乡镇地域特色的建筑技术策略,已刻不容缓。蒙汉交融视野下,吉林省以汉族为主的农耕文化与以蒙古族为主的游牧文化发生碰撞交融,在气候、社会、经济、文化的共同作用下,乡镇建筑发生演变,地域文脉有迹可循。文脉是建筑
研究背景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 A. fumigatus)是一种常见的腐生型真菌,通常以孢子的形式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环境中,正常人体每天都会吸入少量的孢子。对于免疫功能
杨明照先生的《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一书在校勘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收集材料的丰富性,校勘方法的科学性,对前人优秀成果的继承以及为后人留下了一部"百科全书"
《迟桂花》是郁达夫创作生涯中的后期作品,作者在本文中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变现手法,以"桂花"作为媒介物,通过对人物与自然景物和谐相融的描写,体现了浓厚的诗意色彩和象征意
语言符号在话语中的组合方式,通常有两类:一类是常规的,一类是超常规的。所谓常规的语言组合方式,它是合乎语音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和形式逻辑的一般规律的,是可以按
随着中国"互联网+"发展模式的提出,一种全新的中国老年人慢性病群体服务模式:老年慢性病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逐渐被提上日程。对于这种模式人们普遍给予厚望。但任何一种模
对江苏农民生活及现有的农村拆迁安置小区户外空间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并以此为根据,对江苏农村拆迁安置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设计作了详细的理论分析。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已成为当今新材料研究领域中的重点研究对象。近年来,金属纳米材料因其具有独特新颖的性能在药物医学、通信探测、航空运输等领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在光子学领域中,贵金属纳米结构可受入射光的激发在粒子表面产生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LSPR),研究表明,LSPR特性受纳米粒子的组成成分、形貌尺寸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影响较大,因此通过调节这些参数的变化可实现共振波长在可见光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