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化疗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回顾性分析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1gwe52rg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在局部晚期(ⅡB-ⅢB)宫颈癌(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LACC)患者中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及化疗相关的毒副反应,并比较新辅助化疗后同时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与直接同时放化疗两组患者的预后,为患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人的综合治疗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1.研究设计:回顾已确诊的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期根据2014年的国际妇产科联盟(Federation Internationa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析NACT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及化疗相关的毒副反应,比较行新辅助化疗后同时放化疗(NACT+CCRT)与直接同时放化疗(CCRT)两组患者的预后。2.研究对象:选取2014.1-2017.12期间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行NACT+CCRT治疗与CCRT治疗的已确诊的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3.治疗方式:NACT采用对宫颈癌敏感的含铂双药方案,化疗周期为21天,疗程为2-3个周期,化疗结束3周左右给予同时放化疗。同时放化疗按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推荐的盆腔外照射(external-beam radiation therapy,EBRT)+同步化疗+近距离放疗(brachytherapy,BT)。4.新辅助化疗近期反应的影响因素:按照国际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 1.1),我们将化疗反应分为四类: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局部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稳定(stable disease,SD)和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新辅助化疗的反应(有效)组指的是CR和PR患者,无反应(无效)组指的是SD和PD患者,反应率为(CR+PR)/所有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分析FIGO分期、发病年龄、癌灶直径(d)、肉眼类型、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化疗周期对NACT近期反应的影响。5.新辅助化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关于化疗药物毒性反应分级标准。本课题分析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毒性、神经毒性。毒副作用分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严重毒性反应为Ⅲ-Ⅳ级。6.两组不同治疗方式患者的基本特征:分析两组患者FIGO分期、发病年龄、癌灶直径(d)、肉眼类型、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的区别。7.两种不同治疗方式患者的预后:比较两组患者1年、2年、3年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情况。研究结果1.NACT共纳入112例患者,对NACT反应者有66人,反应率为58.9%(66/112)。其中 CR3 人,PR63 人,SD 35 人,PD 11 人。2.新辅助化疗近期反应的影响因素:FIGO分期、癌灶直径、病理类型、化疗周期与NACT反应率显著相关(P<0.05),分期越晚、肿瘤直径越大则化疗有效率越低,非鳞癌较鳞癌、化疗2周期较3周期化疗有效率低。发病年龄、肉眼类型、分化程度与NACT反应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癌灶直径≥5.5cm为NACT反应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3.新辅助化疗相关的不良反应:NACT后常见的副反应依次为血红蛋白降低、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减少、周围神经毒性和血小板下降,未出现新辅助化疗后神志改变的患者。NACT后出现严重(Ⅲ-Ⅳ级)的副反应依次为白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降低,未出现严重的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神经毒性的患者。4.两组不同治疗方式患者的基本特征:新辅助化疗后同时放化疗组较直接同时放化疗组患者的分期更晚、癌灶直径更大(P<0.05)。不同治疗方式患者的发病年龄、肉眼类型、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显著区别(P≥0.05)。5.两种不同治疗方式患者的预后:在上述不同基线状况下,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后同步放化疗组(NACT+CCRT)和同步放化疗组(CCRT),1年PFS分别为85.7%和70.2%,NACT+CCRT组1年的PFS高于CCRT组。但两组患者1年的OS、2年、3年的PFS及OS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论1.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NACT)的近期反应率为58.9%,副反应可以耐受。2.患者分期越晚、肿瘤直径越大、非鳞癌较鳞癌,化疗2周期较3周期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反应将会更差,其中癌灶直径≥5.5cm者新辅助化疗的近期反应会更差,但发病年龄、肉眼类型、分化程度不影响新辅助化疗的近期反应。3.对比直接同时放化疗(CCRT),分期更晚、肿瘤直径更大的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更多会选择先加用新辅助化疗,在此基线状况下,这能提高患者1年的PFS,而不能提高3年内的OS。新辅助化疗的作用还需进一步规范基线指标来完成。
其他文献
围绕磁流变液沉降问题的研究衍生出一系列新型磁流变材料,其中,以润滑脂为基体的磁流变脂材料不但在沉降稳定性方面呈现出优异的效果,而且继承了磁流变液优良的流动性,这对优化减振、密封、抛光等装置的性能提供一个简单而可靠的解决方案。但是磁流变脂在剪切、挤压工作模式下的实验研究尚不充分,描述其剪切屈服应力的理论模型有待进一步完善。鉴于磁流变脂的发展现状,本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在磁偶极子理论的基础上,
监督和管理国有资产是国资监管机构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对国有资产的监管,使得国家能够直接有效地掌握企业国有资产的状况。与此同时,国有资产中的产权监管工作也是当下国资监管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国资委不断出台多部管理制度方案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用于管理企业国有产权,对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或减少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等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国有资产产权监管平台,简称国资产权监管平台,是一项针对国
叠合板是装配式建筑重要的水平构件之一,由预制板与现浇混凝土层整体浇筑而成,具有节约模板、表面平整度高、质量可控及减少现场污染等优点。拆分设计作为叠合板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需综合考虑项目特征、运输尺寸限值、预制构件生产企业通用底模尺寸、板间现浇接缝宽度和管线密集程度等因素确定楼板预制区域与预制板尺寸。本文针对预制板规格多样化、模具通用性较低的问题,开展叠合板拆分设计优化方法及模具设计优化方法研究,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重大建设工程在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发展社会可持续性和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中发挥重要作用。重大建设工程的规划和建设是区域经济投资的切入点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点,但其同时也是社会矛盾的潜在爆发点。在我国由重大建设工程引发的社会冲突事件呈日益上升趋势,这不是其建设发展的初衷。因此,如何有效提高重大建设工程公众接受度,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现阶段,有关工程接受
学位
目的:本文探讨不同病理等级胶质瘤的预后相关分子,期望可为弥漫性胶质瘤患者的预后评估,找到具有临床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使用 WGCNA(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在TCGA(The Cancer GenomeAtlas)胶质瘤测序表达数据和 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表达差异合并数据集中挖掘与弥漫性胶质
国家认同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核心要求。基于中国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探究教育对公民国家认同感的影响以及媒体使用的中介效应,发现受教育水平与国家认同感显著正相关,大学本科学历个体的国家认同感最强,研究生学历个体的国家认同感相对较低。官方媒体能够有效地提升公民的国家认同感,而外国媒体则对国家认同感起到弱化作用;使用非官方媒体频率越高,个体的国家认同感越强,但对非官方媒体的信任与国家认同感不存在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柴油机在商用车、农业机械等多种领域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随之带来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排放等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多采用颗粒物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将柴油机排放的颗粒物去除。为了实现对DPF的实时、准确监测,保证DPF正常可靠工作,避免排气中的颗粒物浓度超标,对能够满足排放法规的新
高镍三元层状氧化物,如Li Ni0.8Co0.1Mn0.1O2(NCM811)和Li Ni0.8Co0.15Al0.05O2(NCA),具有高比容量和低成本的优势,是现阶段高比能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首选正极。然而,高镍层状氧化物正极在高脱锂态下容易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导致过渡金属离子的溶出、表面岩盐相的生成,以及活性颗粒形貌和结构的破坏,从而引起电极容量的快速衰减。为了抑制表面副反应,人们提出了多种稳
混凝土结构在氯盐侵蚀环境、尤其是海洋环境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便是突出的耐久性问题。为了延长氯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以及减少后期由于结构失效带来的经济、社会等成本,需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维护管理,尽可能得延缓恶劣环境造成得负面影响。因此,针对氯盐侵蚀环境下的耐久性问题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维护管理等课题已经成为目前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课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工预应力混凝土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