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承失落的人》(The Inheritance of Loss)是印度当代女作家基兰·德赛(Kiran Desai 1971—)的第二部小说。该书创作历时七年,2006年一经出版便相继获得英国布克奖及美国评论家协会奖。小说以纽约和噶伦堡为支点,分别叙述了印度移民的艰辛拼搏和本土镇民的家庭纠葛,以交错的历史与现实展现了八十年代印度社会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面临的新挑战。小说以普通印度民众经历的种种心理矛盾为切入点,着重刻画了多元文化冲突带来的多重身份以及为化解此冲突而造成的身份危机。国内外评论者多从后殖民理论、女性主义或全球化角度解读这一问题,而从世界主义视角展开详尽探讨的研究则相对较少。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自我与异者的相遇深刻地影响了个人的身份选择和身份认同。小说中,比居和塞伊分别从国际和本土两个视角展现了自我与陌生价值理念相冲突时遭受的矛盾痛苦,展现了世界主义注重平衡世界与地方、平衡自我与他者、平衡个体与社群的积极态度。比居和塞伊的身份困境也正是经历着全球化的当代世界公民所必须面对的挑战。世界主义强调与异者对话,拥抱不同文化,论文试图借此思想丰富对小说人物和主题的研究,从而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境遇,以崭新的视角解析整部小说。本文从世界主义理论入手,考察个体与异者文化相遇后产生的身份危机。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对《继承失落的人》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界定了文中使用的世界主义概念,选取了比居和塞伊两个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为研究对象。第一章论述了比居和塞伊各自与异者的相遇经过。比居在异国文化和移民社群影响下接触多元价值观,而塞伊在接受叙事(故事与书籍)和与基恩的爱情中感受不同的理念。第二章进而探索比居和塞伊与他者文化融合、碰撞时面临的身份危机,描绘多重身份导致的内心矛盾。第三章则聚焦两人如何处理危机,以比居的回归纯净和塞伊的走向世界作对比,探讨了世界主义态度在应对身份危机时注重人性本真和鼓励开放多元的双重倾向。最后一章对全文观点进行了总结和拓展,并提供了进一步研究该小说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