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牌是竞争的需要,也是竞争的产物。成功的品牌就是要建立品牌特质与人们需求之间的联系。城市之间也存在明显的竞争,来争取投资者、旅游者、高素质的移居者等。同产品品牌一样,城市品牌也能满足人们的功能性、象征性和情感需求,使城市的目标受众感知到该城市超越其竞争对手的优点。然而,许多城市建立城市品牌的实践活动多从其已有的资源禀赋优势出发,这就使得没有任何资源禀赋优势或者与竞争城市拥有同质化资源禀赋的城市无法建立独特品牌。本文突破资源禀赋视角的局限性,在回顾国内外城市品牌领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城市目标受众(旅游者、居民、投资者等)感知和竞争视角出发,以长三角八城市为例,研究城市品牌的定位问题。本文的主体包括三个部分:一、城市品牌定位理论模型的构建。本研究提出目标受众感知视角和竞争视角,借鉴地点形象测评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城市品牌定位模型。二、实证调研。以长三角地区八个竞争性城市为案例城市,以投资者和旅游者为城市主要目标受众,进行了定性调研和定量数据采集。三、数据分析和结果建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的重要性-表现分析、相关分析、结构方程二阶因子分析等定量方法对城市品牌关键定位因子进行识别,并运用0-1规划模型得到基于竞争视角的城市品牌定位选择。基于定量分析的结果为八个案例城市提出城市品牌定位建议。本文的主要结果是,提出基于目标受众感知和竞争视角的城市品牌定位模型,通过实证调研验证了该模型,得出重要性-表现分析图、吸引投资者的5个定位因子和吸引旅游者的6个定位因子以及各个因子的权重。最终结合竞争视角提出了长三角八城市的品牌定位建议。本文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基于对国内外有关城市品牌、地点定位、地点形象测评领域的研究成果全面的收集、整理和归纳,经过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基于目标受众感知和竞争视角的城市品牌定位理论模型,为其他有关城市品牌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资料和参考平台。其次,运用了严密的定性、定量调研过程和分析方法。在城市形象属性提取阶段采用了定性的开放式问卷调研,避免了研究者提出属性集造成的主观性;在定量调研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以及构建的运筹学模型使研究结果更加客观有效。第三,在实证研究中完成了对长三角八城市的定性调研和定量数据采集,为其他城市进行城市品牌定位实践提供了参照。第四,从学术角度为长三角地区有代表性的八个城市提出了城市品牌定位建议,为这些城市政府建立品牌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