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前往乡村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感受不同的自然风光。作为乡村地区创收增收的重要产业,全国各地也都在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但在乡村旅游的实际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乡村旅游经营者、还是政策主导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乡村本身的乡土性,一味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导致出现了乡村旅游千篇一律、千村一貌,传统乡土文化遭到破坏,乡村旅游发展后劲乏力等诸多问题,这进一步凸显了乡土性在乡土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乡土性作为乡村发展传承的内在脉络,保护乡土性对于提升乡村旅游开发水平不可或缺,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选取具备典型乡土特点的青岛市崂山区青山村作为研究案例地。青山村紧邻崂山风景区,山海资源优势突出、渔耕历史悠久,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但近些年来,乡村旅游的发展并不顺利。本文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青山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了当前青山村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旅游产品乡土性不足、旅游产品不成体系、旅游发展定位不明、外来投资者对乡土文化的冲击等。立足乡土性视角,进一步分析了青山村的乡土性资源,提炼了青山村具备的以“渔”“道”“茶”为核心的乡土性特征。结合青山村发展实际和乡土性特点,提出了打造乡土性环境、加强科学引导与支持、提升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