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资源智能检索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f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成为每个人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一部分,用户上网离不开搜索工具的帮助。搜索工具以一定的策略在互联网中搜集、发现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理解、提取、组织和处理,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从而起到信息导航的目的。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搜索工具的特点和研究现状,指出了研究设计“远程教育资源智能检索系统(System of Intelligent Search in Distant Education Resource以下简称SISDER)”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论文系统地介绍了SISDER模型研究、设计过程,阐述了SISDER模型的工作原理。SISDER主要由分布式并行PhpDig、信息分析器、信息资源数据库等模块构成,支持基于XML封装的信息检索。SISDER是一个面向远程教育者与远程学习者专用、可调式的Internet中文智能搜索工具,SISDER采用客户机/中间件/服务器(C/M/S)三层体系结构规划设计,由服务器端承载资源管理器、中间件承载智能工作任务(信息分析器、资源搜集代理)、客户端实现用户交互与数据表示,采用C/M/S模式可同时减轻客户机和服务器两端负载,使其协同工作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并通过对搜索对象属性的语义处理来提高检索性能。 论文同时介绍了SISDER搜索系统的信息封装处理模型,描述了XML信息封装过程,以及PhpDig的多线程PHP编程。PhpDig是一个分布式并行搜索的系统,它对整个SISDER系统的数据来源、信息及时更新起决定作用。
其他文献
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因特网进一步普及的一个关键问题。安全的概念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集中于采用各种过滤机制防止入侵者进入,而是需要提供粒度更高的访问控制以及更加全面深入的
自1956年诞生以来,基于符号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种智能化研究的有力工具,已在工业、农业、医学、军事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然而,人工智能方法在处理非
作为集群技术在关键性事务处理领域应用的结果,高可用性系统是系统可用性与成本之间的一个平衡。在对计算机系统高可用性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基于共享存储
随着印制电路板(PCB)生产的数量和速度的提高,质量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质量控制的其中一个任务是检查印制电路板上的芯片有没有错焊.芯片上的字符串非常小,数量也非常多,用人
面向对象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有多种方法, 但从现有的研究情况看,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是最革命、最具前景的一门技术,尽管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做为数据库家族中的一个新兴的研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与普及,数字化的网络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每天都有许多公司和个人在网络上进行商务活动;人们通过电子邮件和计算机网络共享文件和信息;各企业也都试图把
H.323建议是在基于分组的网络上实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标准。由H.323系统的通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分析显示,该系统在身份认证过程和RAS(注册准入及状态)协议通信等方面存
电子政务需要实现政府各部门间高效、可互操作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这必然要求数据的格式交换和处理符合开放的标准、要求提供电子政务的信息交换规范.该文主要是针对北京市
在当前的多厂商网络环境下,网管系统互操作是长期困扰电信运营商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各大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接口标准,但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发挥预期的作用,从
作为新一代识别技术而异军突起的射频识别(RFID)技术,被誉为最具市场价值和前景的新兴技术之一。它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医疗、物流、交管以及国防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