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插植是水稻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机插秧是水稻机械化生产的关键。插秧机插秧,不仅可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生产效率,还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的重要因素。要扩大水稻机插秧的普及率,让插秧机走进广大农户,得到农民的认可,关键是要设计生产出操作简便、质量可靠,并且与农艺要求相适应、栽插效果好的插秧机。分插机构作为插秧机上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插秧质量和水稻产量。目前我国市场上多为9寸行距的插秧机,较适合北方地区水稻种植,与南方地区多元化种植的农艺要求不相适应,无法满足南方多季稻种植的需求。经本研究结果发现,在南方采用7寸行距插秧机插植可有效增加水稻产量,满足南方大部分地区的种植要求,提高插秧机械的使用率,促进我国农业向机械化、现代化发展。本研究以洋马Ap4手扶插秧机为原型进行改进,使其行距改进为7寸,改进部分主要包括:动力输出部分、分插机构、移箱机构、送秧机构、操纵调节机构、机架和浮板等。不仅要各机构工作协调一致,还要确保插秧机能符合机插秧的各项要求,达到最佳的插秧效果。在对各部分进行改进和设计后,利用现代设计方法对主要工作部件进行运动仿真和分析,最后进行田间机插秧试验。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国内外水稻插秧机的发展历程,以及插秧机分插机构的研究现状,并结合我国目前不同区域的农艺特点和种植需求,提出了研制步进式窄行距插秧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介绍了插秧机的整体构造和工作原理,提出了步行式窄行距插秧机各主要部分的设计方案,包括秧箱、移箱机构、分插机构、传动系统、机架和浮板等,并阐述了各机构间的工作协调性。3)详细论述了分插机构及其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案,对分插机构传动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并建立了分插机构的数学模型。4)利用Pro/E软件对插秧机主要部件,特别是改进设计部件进行了三维建模,并组装得到步行式窄行距插秧机的装配图。利用Pro/E中的Mechanism模块对分插机构的运动状态和插秧轨迹进行仿真,并分析了取秧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通过仿真分析检验了插植机构是否符合工作要求。5)按照窄行距(7寸)插秧的特点,培育出与之相配套的机插秧秧苗。并进行了田间机插秧试验,将9寸插秧机与所设计的7寸样机对比插秧试验,对插秧质量和后期生长状况及产量进行了调查和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