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一些地方农村劳动力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寻求更好发展,走出家乡务工、创业。他们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腾飞做出了诸多贡献,但也因为长期与子女分离,而导致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在广大农村地区大量涌现,进而俨然成为了一个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敏感问题。在这样情况下,许多父母便把留守儿童的教育监管责任交给在家的祖辈所承担,但父母亲长期不在身边,祖辈始终完全替代父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变得愈加严重。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的不间断报道,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在家庭结构不健全、亲情关爱缺失等环境下成长和生活,学习教育辅导缺失,可能成为学校的问题学生。教育乃百年大计,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不仅关系到家庭和谐幸福、农村社会稳定,更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心。 本文从实证研究入手,以笔者家乡江西省于都县调研数据为依据,从隔代家庭的留守儿童、监护人、父母和学校及政府职能部门等多层面对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复杂多样,存在情感缺失、早恋倾向、心理障碍等问题。同时,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不利于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留守儿童社会竞争力水平较低、安全问题频发等社会问题。解决隔代教育带来的各类问题,需要政府强化源头治理,完善制度建设,明确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同时,以民政部门为核心、联合各职能部门精准关爱,推行农村教育信息化,打造专业帮扶团队。从而在全社会构建政府主导、家庭尽责、学校配合、社会参与等“四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关爱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