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研究——以江西省于都县为例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8100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一些地方农村劳动力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寻求更好发展,走出家乡务工、创业。他们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腾飞做出了诸多贡献,但也因为长期与子女分离,而导致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在广大农村地区大量涌现,进而俨然成为了一个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敏感问题。在这样情况下,许多父母便把留守儿童的教育监管责任交给在家的祖辈所承担,但父母亲长期不在身边,祖辈始终完全替代父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变得愈加严重。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的不间断报道,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在家庭结构不健全、亲情关爱缺失等环境下成长和生活,学习教育辅导缺失,可能成为学校的问题学生。教育乃百年大计,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不仅关系到家庭和谐幸福、农村社会稳定,更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心。  本文从实证研究入手,以笔者家乡江西省于都县调研数据为依据,从隔代家庭的留守儿童、监护人、父母和学校及政府职能部门等多层面对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复杂多样,存在情感缺失、早恋倾向、心理障碍等问题。同时,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不利于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留守儿童社会竞争力水平较低、安全问题频发等社会问题。解决隔代教育带来的各类问题,需要政府强化源头治理,完善制度建设,明确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同时,以民政部门为核心、联合各职能部门精准关爱,推行农村教育信息化,打造专业帮扶团队。从而在全社会构建政府主导、家庭尽责、学校配合、社会参与等“四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关爱网络。
其他文献
辩护律师制度的产生是法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辩护律师诉讼权利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充分体现了法治公正、民主、保障人权的精神。不同法系的国家由于法治体系、法治精神和社会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三个自信”并将道路自信摆在第一位,着重突出了道路自信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彻底改变了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要坚定不
民族国家是现代政治最基本的政治单位。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民族国家都由多族体构成,存在着复杂交错的各族体之间、族体与国家之间的族际关系。全球化、现代化、工业化、信息
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中政治体系的有序运转,而政治发展是政治体系在稳定而有序的环境中实现政治变迁。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是互相矛盾、互相促进,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必须统一于
本文在回顾军旅诗历史衍变的基础上,阐述了毛泽东军旅诗的创作背景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历史传统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党指挥枪,国际主义的理念创新,从而全面诠释
劳动是人们获取生存与生活资料的基本手段,劳动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劳动权保障受到现代法治国家的普遍重视,劳动权为许多国家宪法所确认,是国际人权法中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