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天成的《曲品》是明代文人曲论的重要著作之一,是对于作家和作品进行评论的专门论著。《曲品》中收录了宋、元、明三朝许多戏曲作品书目,对于研究当时的戏曲现状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而评语中蕴含了许多吕天成独特的戏曲理论,也表达了他对于一些戏曲理论论争的立场和站位,这些都对于戏曲理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论文分为以下四章进行研究:第一章《吕天成与<曲品>》主要是对于吕天成其人以及《曲品》进行相关考察。查证吕天成的生平经历,以及他的戏曲活动。对于吕天成的创作情况进行研究,考察他的写作规模。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对于《曲品》的创作原因、版本以及戏曲的品评标准进行详细概述,在整体上把握《曲品》。第二章《剧说审美:<曲品>戏曲叙事论》重点研究吕天成《曲品》的戏曲叙事论。吕天成的戏曲叙事论包括事件论、情节论和角色论三个主要部分。《曲品》中的事件论认为一部戏曲都是围绕着一个基础的事件构成,事件要是真实的、奇特的以及关风化的;情节论认为许多的情节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要脱套、详略得当以及要有节奏;人物论认为人物角色是戏曲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角色时要分清主次角色的比重以及注意对角色的增添或者删除。第三章《曲说审美:<曲品>戏曲曲词论》重点研究吕天成《曲品》中的戏曲曲词论。吕天成的戏曲曲词论包括意境论、“本色”“当行”论、“双美说”三方面。《曲品》认为戏曲的意境是以情同境转的形式去感化人心,并且在设定意境时,要注意意境要合乎逻辑自然。吕天成在《曲品》中对于“本色”“当行”的概念各自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于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解说。明代曲坛对于才情、声律的论争不休,吕天成认为戏曲既要求语言要有文采,同时也要合乎声律,要求“双美说”。第四章《承袭与发展:<曲品>的曲学史贡献》重点讨论《曲品》对于前人曲论的承袭和发展的情况。《曲品》在戏曲品评方式、对演出效果的高度关注、评论体系诸要素的构成等三部分,与前人的曲论在相当程度上是一脉相承的。《曲品》在戏曲评论标准的多元化新变,以及“文词派”的身份合法性建构方面,在前人曲论的基础上实现了突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