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一直是我国政府和学校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我国最早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可以追溯到1979年,发展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中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标准经历了几次调整,2007年4月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学生体质的运动干预发挥积极作用。但是从评价角度分析,目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仍存在一些不足,如:评价结果片面;评价标准单一;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单调;过于强调测试成绩等问题,可见,完善和发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对提高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效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首先论证了真实性评价理论应用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可行性,它在评价内容、评价过程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具有“真实性”特征。然后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真实性评价设计进行分析和论证,包括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真实性评价设计要素,结构和流程,真实性评价工具,最后对设计方案的应用进行了展望,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上海市150名大学生及12位专家发放调查问卷并结合访谈发现,目前上海市大学生和专家对体质健康监评价的认识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帕累托分析得出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标准单一、评价内容单调、评价主体单一和被测学生不够重视这五项累计百分数达86%,是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另外,还存在评价周期较长和信息反馈不及时等其他问题。2、经理论和实践论证,真实性评价运用到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可行性。在评价内容、评价过程和评价方法上学生体制健康监测均具有“真实性”特征。3、设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真实性评价要素:明确的评价目标、真实性评价任务、真实性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及量规,每个要素都有具体的设计方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真实性评价工具中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基于观察的评价是最为典型的三种评价工具,可以作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标准》的补充。4、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真实性评价可以分五个步骤来完成,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真实性评价的推广机制;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注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真实性评价实施的长期性和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