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朊病毒(PrPSc)是由正常的朊蛋白(PrPC)发生错误折叠后形成的富含β折叠和具有抗蛋白酶水解特性的异常朊蛋白,两者具有相同的一级结构,且由同一个基因Prnp编码。目前研究显示,朊病毒病对于抗生素和干扰素都不敏感,也无明显的免疫反应,故不能通过传统的抗生素和干扰素治愈,而且传统的方法也无法对污染了朊病毒的物品进行消毒。因此,针对朊病毒的扩散和复制机制,可选用药物来减少朊病毒的聚集、抑制朊蛋白构型变化、破坏病原性蛋白质的β结构等方法,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神经退化的目的。大量的研究表明,姜黄素和阿魏酸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疾病等朊病毒病类似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针对这两种中药对朊病毒病是否有治疗作用的研究较少。本实验建立感染朊病毒(ScN2a)细胞模型,并利用此模型研究单体姜黄素和阿魏酸抑制朊病毒的复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姜黄素和阿魏酸抑制朊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探索预防和治疗朊病毒病奠定基础。结果表明,0.1、0.5、1、5μg/mL的姜黄素都能够极显著地抑制了ScN2a细胞中PrPC和PrPSc蛋白总量的表达(P<0.01),而且当ScN2a细胞总蛋白经过PK酶消化后,姜黄素对ScN2a细胞中PrPSc蛋白的表达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阿魏酸在浓度为0.5、1、5μg/mL时都能够极显著地抑制ScN2a细胞中PrPC和PrPSc蛋白总量的表达(P<0.01),但是,当ScN2a细胞总蛋白经过PK酶消化后,阿魏酸对PrPSc蛋白的表达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因此在后期的试验中,我们只对单体姜黄素是否对朊病毒复制起抑制作用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发现,姜黄素对ScN2a细胞中朊蛋白mRNA表达水平没有影响。另外,通过对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发现,N2a细胞接种朊病毒毒株后,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都有不同程度地变化,其中线粒体的变化最为明显,ScN2a细胞中线粒体嵴几乎消失。当用5μg/mL的姜黄素作用ScN2a细胞后,线粒体嵴有明显恢复的迹象。以上的研究结果显示,单体姜黄素能够一定程度地抑制朊病毒的复制,发挥其抗类淀粉样蛋白聚集沉淀的特性。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单体姜黄素作用于ScN2a细胞后,细胞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作用细胞后,有大量蛋白的表达水平发生了变化。通过对SDS-PAGE凝胶电泳图分析,我们找到了表达水平相对差异较大的蛋白点,其中6个蛋白点表达水平上调,14个表达水平下调。通过质谱分析,我们得到了这20个差异蛋白点的信息。利用Western blot方法进一步验证了其中较其它蛋白点差异明显且与朊病毒有一定联系的2个蛋白,即泛素C末端水解酶L1(UCHL1)和异柠檬酸脱氢酶3(IDH3A)蛋白。检测结果同双向凝胶电泳结果一致,即姜黄素作用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这两个蛋白的表达水平都上调,而且UCHL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UCHL1蛋白是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个关键蛋白点,且同疾病的发生呈负相关。这同本实验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因此我们认为该蛋白也可能会是研究朊病毒病的一个关键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