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王树枏史学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
第一,王树枏史学及其史学思想的产生是与当时社会大背景密切相关的。甲午战后,中国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此时王树枏的学术方向重点放在史学著述方面,主张“以史为鉴”,“经世致用”,开始编纂欧洲史学著述,作为中国的殷鉴。在专门系统编纂欧洲历史方面,王树枏是应当值得重视的人物。
第二,王树枏史学著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王树枏是一个爱国的史家,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将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与史学撰述相结合。他积极要求进行社会变革,是介绍俄国彼得一世变法的第一个中国人。他在史学著述中强烈要求抵制列强侵略,并在实践上积极主动地捍卫中华民族利益,思想上具有进步性。
第三,王树枏编纂的史学著述自成系统。他视野开阔,编纂多部欧洲史学著述,主张学习西方;他参与编纂《清史稿》-贡献较多;他主纂《新疆图志》等多部地方史志,撰写过许多人物传记资料。他的史学著述从撰述范围看,依次为世界、中国、地方乃至人物传记史料,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撰述体系。
第四,王树枏史学思想仍以传统的“资治、教化、存史”为主要目的,采用传统的编年体、纪传体、学案体等方式编纂,治史方法是以传统的考据为基础,以传统的儒家思想作为价值取向标准,在继承之中并多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