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磷共掺杂二氧化锡(FPTO)导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wg8872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宽禁带半导体特性的二氧化锡,经过掺杂元素后,具有优异的电学及光学性能,其熔点高、颜色浅、抗氧化能力高、耐酸碱、毒性小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导电防静电材料、电池电极材料、电磁屏蔽、太阳能薄膜电池、隔热材料等众多领域中。但其存在问题之一——导电性不够优异,因此需进一步提高氧化锡基导电材料的导电性。目前对于氧化锡基导电材料的研究主要在于单元素掺杂,而双掺杂鲜有研究。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氟磷共掺杂二氧化锡(FPTO)粉体及其透明薄膜材料,研究制备工艺条件对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并从而确定出较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二水氯化亚锡(SnCl2·2H2O)、无水乙醇(CH3CH2OH)、氢氟酸(HF)及磷酸(H3PO4)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导电性良好的FPTO粉体材料,研究了掺杂量、水浴温度、水浴时间、煅烧温度等制备工艺条件对FPTO导电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较适宜的制备工艺参数:掺氟量约为15%,掺磷量约为25%, Sn浓度为0.4mol/L,水浴温度为70℃,水浴时间为4h,掺杂剂在水浴后两小时加入,煅烧温度为6000C,煅烧时间为2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出FPTO粉体的颗粒粒径为10-30nm,圆球型,且粒度均匀,电阻率为0.113Ω.cm。(2)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制备FPTO薄膜的制膜工艺条件对膜面微观形貌的影响规律。获得较适宜的制膜工艺条件为:基底经过强酸碱处理,转速为2000r/min,涂膜次数为10次,溶胶浓度0.67mol/L,煅烧升温程序:室温至300℃,0.25℃/min; 300-500℃,5℃/min。但得到的薄膜微观形貌仍连续性不足,部分脱落。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得薄膜方块电阻在104 Ω/□,可见光透过率在70-80%。导电性未达到可商业化应用的目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薄膜微观连续性差,因此建议今后重点对制膜薄膜的工艺条件进行进一步探索。
其他文献
本文从近年来国内外高密度聚乙烯(HDPE)生产的发展趋势以及安全现状方面出发,论述了对高密度聚乙烯生产进行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评价的必要性,并对危险性分析评价方法进行了概述
无机基料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耐水性、耐火、防霉抗菌和良好的透气性;不足之处在于涂膜形成过程中水份容易在其中渗透,并且所形成的膜硬脆易裂。而有机树脂具有韧性好,附着力强
猕猴桃籽是果汁加工过程从果渣中分离的副产品。经研究发现:猕猴桃籽中富含油脂,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0%左右,尤其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亚麻酸含量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保健作用
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是皮质下重要的听觉中枢通路驿站和声信息加工的整合结构,它接受来自IC下核团的上行输入、对侧IC的联合输入以及听皮层(auditory cortex,AC)下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