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接触反应钎焊方法进行了6063Al自身及其与硼酸铝晶须增强6061Al复合材料(Al18B4O33w/6061Al,简记为[ABO]w/Al)的连接。利用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强度分析、差热分析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采用不同材料(Cu、Zn/Cu/Zn复合层、Zn/Cu复合层)作为中间层时接头的显微结构特点、抗剪强度和断裂特性,以及连接工艺对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Cu(及Zn/Cu/Zn,简记为ZCZ)中间层进行6063铝合金连接,研究发现接头界面产物主要有Al2Cu、α-Al固溶体, Mg2Si富集相,当连接温度达到580(560)℃时还有ω-FeCu2Al7板条状相存在。在相同的保温时间下,随着连接温度升高,界面处等温凝固组织减少,冷却凝固组织增加;而在相同的连接温度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界面处等温凝固组织增加,冷却凝固组织减少。接头抗剪强度主要受控于界面产物的种类和分布,应尽量降低连接温度,以避免大量ω-FeCu2Al7板条状相平行地分布于连接面导致连接强度较低;保温时间延长使α-Al固溶体在接头中增加,断口中韧性断裂区占主导地位,接头强度升高。采用Zn-Cu复合层连接时,接头平均抗剪强度最高可达108.9MPa(连接温度Tb=520℃,保温时间tb=120min)。利用含Zn复合层的优势在于液相去膜能力大大改善,使接头组织致密。并可以显著降低连接温度,减少母材的热损伤。去膜能力的改善机制在于:①Zn-Al共晶液相的铺展与“皮下潜流”具有“预清洁”作用;②液相中溶解的Cu向母材扩散并进行“二次去膜”,使得填缝效果良好。采用Zn/Cu(记为ZC)复合中间层进行6063Al与[ABO]w/Al的连接,Al2Cu、α-Al固溶体,连接温度达到560℃时出现ω-FeCu2Al7相。在520℃时即可实现有效连接,tb=20min时钎缝组织为成分不均匀的降温共晶组织,延长保温时间钎缝中α-Al增加,成分趋于均匀化,断口内韧性断裂区不断增多,接头抗剪强度提高并趋于稳定。Tb=520℃,tb=120min条件下接头平均抗剪强度最高,达112.3MPa。与铝合金连接相比,该连接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①Cu优先向复合材料侧扩散,呈非对称性;②钎缝/复合材料界面平直,在连接过程中近缝复侧合材料母材保持为固态或半固态,可有效削弱溶蚀的不利影响,使接头保持良好的形状,适合于精密构件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