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与金融稳定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bb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次金融危机引发了关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否激励了银行的风险承担,并进而影响金融稳定的讨论。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但直到Borio和Zhu(2008)提出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人们才开始关注风险承担在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之间充当的角色。本文将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与金融稳定这三者联系在一起,集中探讨货币政策如何通过影响银行的风险承担,进而影响金融稳定。  本文首先通过对货币政策导致次贷危机的机制的探讨,以及银行危机和资产价格泡沫现象的回顾,指出货币政策和银行行为在金融危机中的重要作用,并由此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接着,在拓展理论模型分析货币政策状态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基础上,采用门限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的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表明紧缩的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抑制作用,且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取决于银行的资本状况。同时,针对我国银行业务出现双重“表外化”的现象,分析了低利率和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组合对我国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然后,研究了货币政策救助的保险效应。在回顾中央银行金融稳定职能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约束政策下我国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异化及其影响。同时建立理论模型,探讨了货币政策救助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激励作用,并结合我国银行资本的特殊性与国家层面的金融约束政策进行分析。最后,从银行风险承担的角度,探讨了货币政策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和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一方面,重点考察了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所产生的风险累积效应和银行风险承担的相关性。另一方面,总结了货币政策影响信贷定价的三条渠道,并分析了信贷定价偏低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了中央银行在金融稳定中的角色。  本文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1)系统地探讨了银行风险承担在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之间充当的角色;(2)首次结合我国的国情,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较为全面地考察了我国的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3)深入分析了货币政策及银行风险承担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2014年4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发布成为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里程碑似起点。该文件发布之后,各地方相关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在政策和资本的助力下,体育产业吹响了快速发展、打造五万亿市场规模的冲锋号。2015年,我国的体育产业总产出大约为1.7万亿元,比2014年我国的体育总产值增加了五千多亿元,增长35. 97%,同期体育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为0.8%左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不断发展,金融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金融产业的快速成长,金融产业在空间上呈现出集聚的现象。通过国外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