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杂传考论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quank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传是产生、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新的史学著述形式,它上承两汉史传,下启唐代传奇文,既具有史学“本色”,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文学性。本文以杂传为论述主体,考察杂传的产生与著录情况,通过统计分析揭示传主与作者的关系,并对杂传的文体特征展开论述,试图寻找出杂传产生与兴盛的历史原因。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从“传”体的发展源流对杂传的概念作初步界定,并对杂传作简单分类。第二章通过检索、辑佚,将现存可见的杂传篇目罗列出来,大致展现杂传的著录情况。第三章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杂传的传主与作者情况。杂传的传主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东汉至东晋时期,在地域上集中在北方中原地带,在门第上集中在高门与权门。从别传的作者来看,作者与传主的关系主要是血亲、姻亲与友朋关系。第四章对杂传呈现出的史学“本色”与文学性展开论述。杂传是在两汉史传的基础上产生的,故而杂传在命名、体例、叙事等问题上与两汉史传一脉相承,呈现出明显的史学“本色”。另一方面,由于文学的参涉与融合,杂传在人物、故事的叙述以及叙述手法、品格等方面呈现出很高的文学性。第五章从社会背景等方面分析杂传产生与兴盛的历史原因,丰富的人物是杂传产生、发展的基础,而史官考核制度则推动了杂传的创作,同时文学的发展促进了杂传的传播与接受。杂传在唐代尚文风气以及审美趋向的影响下,与诗赋等文学体裁相互渗透,实现了文体转化。杂传在文体上为唐传奇的生成作了准备。
其他文献
骨是一个代谢活跃的器官,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在进行不断的更新与重建。在骨形态发生和重建的过程中主要受到细胞因子和激素的调节,同时骨代谢也受到OPG/RANKL/RANK系统的调控。论
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西部少数民族报告文学,因其特殊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而别具特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本文首次将以西部少数民族作家为创作主体,用汉
随着现代数字技术和VLSI 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已成为现代雷达普遍采用的波形合成方法。数字方法生成的波形具有严格的相干性、可重复性、高稳定性和可编程的优点,能够方便地
老年人是肺心病的高发人群,常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
激光退火技术开始主要用于修复离子注入损伤的半导体材料,特别是硅。传统的加热退火技术是把整个工件放在真空炉中,在一定的温度(300°~1200℃)保温退火10~60min。这种方法不能
目前,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影响着工程建设质量。文章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入手,对水利工程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制定出工程质
目的观察乳剂稀释用紫杉醇(记为A)和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记为B)注射液静脉注射的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和过敏反应。方法 (1)用LD50法和近似致死剂量法分别对ICR和Beagl
宗教从来都是文学创作的重要资源,要想对文学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就不得不去考察文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作为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对世界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旅美华裔作家施玮
浣女本是古代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的现象。后来伴随着西施浣纱历史故事的生成和演变,历代文人对其内涵进行了不断的丰富和充实。浣女逐渐成为了古典诗歌中一种稳定的常用意象
本文对先唐时期的神仙传记做了一次较为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三章,分别阐述了先唐仙传的渊源、发展与价值等。第一章“神仙观念与仙传文体溯源”,主要是从思想和文体两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