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HBV病毒体的形态学鉴定及在活细胞中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sa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备双砷染料标记的荧光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s B virus,HBV)体,对其形态学进行鉴定分析,并动态观察HBV荧光体在活细胞中的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已成功构建带有TC标签的1.3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载体质粒(pTHBV1.3-mTC1)瞬时转染入人肝癌细胞株中,该重组载体是通过PCR定点基因突变技术将一个能与双砷荧光染料特异性结合的TC标签(C-C-P-G-C-C)在基因水平上插入到HBV核心蛋白免疫主区c/el位点。48h后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表面抗原在细胞内的表达与分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表达;同时收集转染细胞上清液,经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进行分离和纯化后,加抗体孵育进行免疫电镜观察分析,同等培养条件下HepG2细胞和2.2.15细胞培养上清液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活细胞研究中,我们应用Oregon Green ? 488 Taxol标记微管骨架后,在活细胞时差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荧光HBV病毒体在宿主细胞中的运输过程。【结果】: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转染pTHBV1.3-mTC1组细胞中双砷的红色荧光强于转染pTHBV1.3细胞组,呈典型的核浆型分布。电镜结果显示,转染pTHBV1.3组细胞在48h时可表达HBsAg并可自行组装成12nm左右的球形颗粒后分泌至上清中,而阴性对照组和pTHBV1.3-mTC1组未见到与文献报道一致的HBV颗粒样结构。活细胞时差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荧光HBV颗粒感染HepG2细胞后约3h荧光颗粒开始吸附并侵入胞内,约5h时在胞浆中富集而少数已到达核周,并可观察到荧光HBV颗粒依赖于微管的运动。初步证实重组的HBV荧光体同野生型HBV一样保留了抗原性和感染性。【结论】:TC嵌合型核心蛋白在转染pTHBV1.3-mTC1细胞中能够特异性的发出荧光,且TC标签的插入并不影响表面抗原及核心蛋白的表达。双砷复合物这一新颖荧光标记技术使得HBV在活细胞中的示踪观察成为可能。在深入研究HBV荧光体在胞浆中运输的动态过程及与宿主细胞间的相互关系方面,可作为一种高度有价值的研究工具。
其他文献
本案例是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性学习,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会乐趣、提高能力。
为了有效提高天线的增益,采用电磁带隙结构作为天线的地板。利用等效电路的原理对电磁带隙结构产生禁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解释其电磁带隙结构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原理对传统
针对平板显示产业最新动态和关键技术的专利申请状况及特点,通过分析平板显示产业新技术的专利布局和专利发展竞争策略,对国内平板显示产业知识产权发展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并
<正> 铌最早用于铁合金和超合金的添加剂。以铌铁的形式或当某些有色金属中不允许铁含量存在时以镍铌合金的形式作添加剂。相当数量的铌用作合金添加剂,仅有少量高纯铌或铌基
目的研究瘢痕子宫妊娠晚期子宫前壁厚度与分娩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诸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晚期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以瘙痒、易复发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多种免疫细胞在其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围绕免疫细胞与AD的关系进行综述,重点阐述
军人伤亡保险作为军人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补偿功能已经被广大官兵逐渐认可。但作为分散军人职业风险的特定机制,其作用并未被充分开发出来,主要表现在较低的补偿
针对汽车噪音中的发动机噪音问题,通过对样机的测量,找出了主要的噪音源,并采取相应降噪措施,从而使样机噪声显著降低。
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重要方面,将标准化手段运用到美丽乡村建设中,能更好的推进我国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本文通过介绍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的背景、目的
<正> 意大利新比隆公司成立于1842年。1994年并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目前有员工4000人左右。新比隆公司在意大利本土有5家工厂,从事各种离心式、往复式以及轴流式压缩机、蒸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