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网络的稳定性以及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需求,尤其是语音、视频等领域信息以海量的方式递增,对于承载用户业务的核心设备,在保证用户接入的同时,还要保证用户上网的稳定性以及对信息获取过程的感知。中国移动(CMNET)城域网是在地市层面内由路由器、宽带接入服务器、交换机等类型的数据网络设备组成的网络,介于省级骨干网与地市接入网之间。在现有的城域网网络结构中,业务控制层设备集中放置于两个核心节点上,汇聚层交换机全部接入核心节点,这样的组网存在以下弊端:(1)传输链路较长,且故障点集中;(2)单台设备用户接入较多,设备及链路压力较大;(3)扩容能力较弱,不适合长期业务发展的需要。为此,在CMNET城域网规划时,必须根据综合接入区的需求并结合未来网络的承载能力对现网的网络结构进行改造,由集中业务接入逐步地向区县下沉过渡,这就表现为核心属地的业务控制层路由器------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AS,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的下沉,使整个CMNET城域网趋于扁平化。BRAS下沉可以有效地实现用户的就近接入,降低故障点,减少路由跳数,提升用户感知,同时降低接入层成本,利于大带宽业务接入。本文针对面向BRAS下沉的城域网扁平化实现方案展开研究。首先,对BRAS设备的硬件、路由协议特性、各类业务的协议原理以及业务实现方式进行了阐述。然后,以家客、集客为重要分析模型,以用户数、流量流向为数据支撑,借助Tableau可视化应用工具,对城域网现网的业务分布、流量模型和用户数统计等进行了分析预测。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面向BRAS下沉的城域网扁平化构建方案,提出扁平化实现的目标以及组网模型,并对比分析了扁平化前后的劣势和优势。进而,给出了面向BRAS下沉的城域网扁平化调整方案,借助各类协议、流量用户模型分析结果,针对家客、集客以及无线局域网业务提出了详细的扁平化调整方案,并通过实践对方案进行了验证实施和优化。实践结果表明:在转发性能上,扁平化之后的网络节点变少,网络时延降低;在故障数量上,网络中网元层级变少,故障点随之减少;在业务拥塞程度上,链路拥塞概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