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建立辣木组培体系,为辣木的无菌快繁奠定试验基础,并为辣木细胞工程育种等研究提供技术平台。我们通过一系列试验手段,对辣木的有效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以期为辣木有效成分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分别以优选辣木无菌苗下胚轴、辣木茎段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其诱导、增殖、生根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鲜种子去壳后用1‰升汞处理10min的消毒效果最好,成功率达78%;辣木无菌苗下胚轴不定芽诱导及增殖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2.0mg/L6-BA、MS+0.5-0.8mg/L6-BA+0.2-0.3mg/L NAA,丛生芽明显,增殖系数高达7倍以上。辣木茎段最佳消毒方法是采用1‰升汞消毒处理10min,茎段腋芽诱导及增殖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基本培养基及MS+0.8mg/L6-BA+0.2mg/L NAA,增殖系数达4.3。辣木组培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5mg/L IAA,生根率可达78%,且根系和苗长势良好。此外,本研究对辣木的有效成分黄酮、多糖、生物碱、水溶性蛋白质等进行了提取和测定,并利用乙醇回流法和苯酚-硫酸法,重点研究了不同器官、采收期、品种等与辣木有效成分含量间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首先,不同器官的辣木有效成分含量:总黄酮、总多糖、总生物碱、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布均为叶显著高于茎。其次,不同采收期的辣木有效成分含量为:在春季,辣木叶片中总黄酮含量较高,其他有效成分含量在春夏季的差别不明显。在夏季,辣木茎总黄酮含量较高,水溶性蛋白质含量极低,其他有效成分含量在春夏季的差别不明显。最后,不同品种的辣木的有效成分含量为:总黄酮含量在不同季节均为B品种含量最高46.16mg/g;总多糖含量在夏季均为B品种含量最高100.28mg/g;总生物碱含量在春季为C品种含量最高4.62mg/g;水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在不同品种间有一定差异,但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