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国际集装箱枢纽港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1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市场经济的竞争愈来愈激烈,港口也不例外,港口面对的也是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不仅表现在不同的港口与港口之间,而且还包括同一港口内的不同码头之间。临近新兴港口或码头的崛起,使货物运输竞争更加激烈。因此,港口迫切需要通过分析港口的外部环境、发展形势和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有效的战略经营措施,以提高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巩固和发展自身的市场地位。 本文以中国东南沿海久负盛名的厦门港为例,介绍了厦门港的历史发展及现状,分析了厦门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因素的发展变化,加入WTO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国际航运市场的发展,厦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等,从港城关系分析入手,结合国内外港口发展的趋势,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形成条件及过程,厦门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因素,论述了厦门港的发展战略应当是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使之由支线港向干线港转化乃至向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方向发展,并提出了厦门港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对策及措施保障。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章:导言。从具体实例出发介绍港口发展战略研究的现实意义及厦门港口战略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厦门港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分析。通过对厦门港的自然概况分析和历史发展回顾,两岸试点直航情况,当前主要集装箱生产港区分布、航班航线结构、吞吐量及与国内外港口发展状况的比较,指出厦门港当前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是规模小、干线不足、腹地辐射面小、内部外部竞争激烈,距离国际大港仍有较大的差距等制约因素。 第三章:厦门港发展环境的变化。经济技术等港口外部环境发展变化、加入WTO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国际航运市场发展变化、厦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对厦门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港口的发展战略应顺应港口外部环境发展的变化。 第四章:厦门港的发展战略。通过对港口与城市的关系、港口的发展趋势、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特征、形成过程及条件,厦门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分析,阐述厦门港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分期战略目标和战略发展重点,并最终实现向国际集装箱枢纽港迈进。 第五章:建设厦门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对策及措施。首先分析了建设厦门枢纽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加强战略规划,加强港口软、硬件设施建设,加强与漳州港、高雄港的合作,加强制度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港口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若干解决思路。
其他文献
企业都是由不同的部门或组织构成,部门或组织之间有着各种联系,并构成了正式的关系网络,这个关系网络是可以明确地用制度、权力加以控制的。除了非正式的关系网络,企业员工之
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实施推进,虚拟化技术在优势显现的同时,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IT系统运维的日常工作方法、技术手段、管理手段和考核指标需要同步更新。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在
优良的作风,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证,也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正确理解"三严三实"基本要求,加强作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好干部是党建工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讨论其安全性。方法:收治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试验组给予卡维地
我国的物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对物流信息系统(LIS)的研究和应用也刚刚开始。本文针对国内外物流信息系统发展的现状,提出了面向第三方物流的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
1990年,C·K·Prahalad和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经典之作——《企业的核心能力》正式确立了核心能力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地位。该文的主要观点“企业
19世纪末,“刺破公司面纱”法制度滥觞于美国,其后的一个多世纪时间里,这一法制度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和日本得到较快发展和运用。我国对该法制度的研究虽已打破坚冰,但尚滞后
中西语言的根本差别在词汇形态上。而词汇翻译的难点是外来语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本文以Nida的翻译等值论为基础 ,从多度视角来剖析译词现象
合成了氯化螺环磷酸酯、螺环磷酸酯、螺环磷酸酯聚合物等三个系列的螺环磷酸酯阻燃剂,研究了反应机理,产物可能的空间构型。讨论了催化剂等反应条件对产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吡啶
目前国内外对现代物流的研究方兴未艾,在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和建设已经在一些城市正式提出来,本文试图从城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角度对厦门市的现代物流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