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钢铁行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低并且低附加值,这要求我国的钢铁行业通过研发创新改变这一局面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产品的研发创新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单个钢铁企业的能力和资源有限,风险也较大,只有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基于我国钢铁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国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战胜困难。先进生产管理观念导致企业内部在组织和管理观念上的重大变化,企业寻求通过战略联盟等方式获取外部效率。同时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为战略联盟成员企业之间建立一个信息交流平台。论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战略联盟的相关理论,主要从战略联盟的涵义、形态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展开来讲。讨论了信息化相关概念,首先对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界定,接着介绍了信息技术的支撑系统和信息共享系统,最后分析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经济特征。论文分析了我国钢铁企业信息化和战略联盟现状,着重讨论了钢铁企业战略联盟体系的构建。体系包括联盟前期的伙伴选择,结成正式联盟后钢铁企业高层成立协调委员会,协调委员会搭建三个基础平台,包括信息平台、知识平台和制度平台。联盟运行阶段进行成本控制和利润分配。成本控制主要分析了信息化环境下战略联盟的成本构成,并且提出了主动成本控制。利润利用沙普利值法求初始分配值,并且进行因子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