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干扰增强的大背景下,河川径流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分析流域汛期径流量的变化规律,探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汛期径流量的影响程度,对于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水旱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湖南四水主要代表水文站1990~2013年汛期月径流量实测数据和流域主要社会经济数据,应用滑动平均法、小波分析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法、分配不均匀系数和变化幅度等方法指标分析了四水流域汛期径流量的年际和年内变化规律,并应用汛期内分配指标与湖南省水旱灾害状况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利用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南四水入湖总汛期径流量的影响程度。本论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湖南四水入洞庭湖汛期径流量年际分配极不均匀,入湖汛期径流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并呈现出多时间尺度特征,第一主周期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分别为6年、6年、4年和4年。资水与沅水径流序列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发生了突变,而湘江和澧水未发生过突变。四水入湖总径流量的第一主周期为6年,在2004年发生了突变。(2)四水入湖径流量汛期内各月呈现波动递减的趋势,汛期内各月之间分配极不均匀,但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趋向均匀;四站各项分配指标值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四水入湖径流量汛期内分配特征指标与流域水旱灾害的灰色关联度较高,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流域汛期水旱灾害情况。(3)四水入湖总汛期径流量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显示出明显的向右下方的偏转,其衰减率为17.45%。致使湖南四水入湖总汛期径流量减少的驱动因素中,自然因素所占的比重为26.82%,人类活动因素所占比重为73.18%,是其主要驱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