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隐喻学习中汉语母语迁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good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很多学者从不同的学术领域和不同的角度对隐喻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随着认知学科的发展和隐喻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清楚地认识到隐喻不仅是语言的“饰物”,也是人类认知世界、诠释世界的重要方式。隐喻研究的焦点已经从其修辞功能转向认知属性。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年合著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标志着认知隐喻研究的开端。该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指出隐喻大量存在于人的语言和思维中,而且语言、隐喻和认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隐喻的认知属性使其在二语习得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语际迁移长期以来是二语习得和二语教学的核心问题,隐喻迁移研究从而成为隐喻和二语习得研究的-部分。研究表明语际迁移是影响第二语言成功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学习者在第一语言(母语)中建立的概念系统会影响他们的二语习得以及二语隐喻学习。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两种语言中概念系统存在的异同点决定的。国外很多研究表明二语习得过程中存在隐喻迁移,但具体的迁移现象表现复杂。本研究旨在探索汉语母语迁移如何影响英语学习者对英语隐喻表达的理解。主要研究问题有:(1)学习者的汉语概念系统是否明显影响他们对英语隐喻的理解?(2)汉语母语迁移在学习者的英语隐喻理解过程中是如何表现的?(3)不同英语语言水平的学习者在隐喻迁移过程中是否存在差异?实证研究涉及70名受试者,均为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实验者根据受试前一学期基础英语成绩将其分为高、中、低三组,代表不同的英语语言水平。首先,实验者让受试完成一份测试卷,内容为45道包含英语隐喻表达的选择题,要求受试选择出正确的隐喻意义。之后,实验者又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受试对母语在二语学习过程中所起作用的认识。所获数据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7.0)进行处理。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首先,学习者对五种类型隐喻表达的理解有显著差异,所以可以说学习者的汉语概念系统确实影响他们对英语隐喻表达的理解。其次,在隐喻语际迁移过程中,母语汉语对学习者产生的影响在不同类型的英语隐喻表达中表现不同。英汉语言形式和概念基础都相同的隐喻表达容易产生正迁移;英汉语言形式相似或不同而概念基础相同的隐喻表达较可能产生正迁移,但不如前一种明显;英汉语言形式相同或相似而概念基础不同的隐喻表达最难理解,容易产生负迁移。最后,不同语言水平的学习者表现出很大差异。学习者在整个测试中的表现与他们的二语水平呈正相关。高水平组的平均分明显高于中低水平组,他们更能够跨越形式的异同而达到对概念的理解。本研究主要探索英汉两种语言间的隐喻迁移现象,为隐喻迁移理论提供佐证的同时,也为英语学习和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
其他文献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技巧和创造力,就要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此笔者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在经济学上有时把“发展”和“增长”作为同义词。现代发展理论认为,发展是经济、政治、社会三者相互联系的进步过程。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对发展的定义是:“发展就是经济和
本文以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为例,通过对其采购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分析,总结了其成果,并探讨了提高采购管理体系运行质量的思路。
我母亲股骨损伤引起腿疼,筋骨、关节、肌肉疼,脚部肿胀、屈伸不利。在10月19日夜里疼痛难忍,整夜唉声叹气,不能休息。次日吃过早饭,我按照《农村百事通》9月甲期44页《家庭泡
<正> 我们自1974年以来,采用中药复方散剂敷于脐部,治疗面神经麻痹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可供病例分析的15例,小结报道于下:一般情况本组15例中,男7例,女8例。年令21-30岁6例,31
《罗生门》在对一桩杀人案的多角度叙述中表现了人们为了生存而篡夺真相并自欺欺人的行为。案中人从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真相进行不同程度修改以适应社会规范,并彰显自己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公路隧道相应涌现。据统计,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界上公路隧道规模最大和里程最长的国家。但是随着公路隧道公里数的不断增加,
主要论述了面向过程程序设计的结构化思想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抽象、封装、继承、多态技术,并详细介绍了两种思维方式的特点、优缺点以及相互联系。
太阳能是一种天然,安全,环境友好的可再生的能源,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受太阳能辐射的地区面积广阔,辐射时间长,年辖射总量达到5000MJ/m2左右。太阳能可利用的能量远远超过煤
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文字来自于现实中的事物,用实物解读文字是有效的方法。方辉《说"雷"及雷神》一文可谓以物解字的代表作。甲骨文中的■(申)字,先前的学者大多都认为是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