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的增速开始下滑,传统依赖于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不可持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成为当下政府工作任务的重心。然而,中国产业结构存在众多问题,这些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形成的,而是在中国多年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逐步累积的。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将严重阻碍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但是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在当前的环境下仅依赖市场的自发机制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合理利用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成为政府调整产业结构的可行之路。 然而,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强调的是市场作用还是政府作用,这在理论界一直是有争议的。在日本和韩国的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产业政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在政府通过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完全依赖于政府主观判断或意愿的做法是不可行的,要使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发挥积极作用仍然需要依据一定市场经济的规律,这也是日本和韩国能够通过产业政策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所在。从这个角度而言,最初的争论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看到产业政策背后合乎市场经济规律的动机。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和韩国产业经济的发展历史,注重研究产业政策在产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所发挥的作用,深入分析了政府使用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时所依据的潜在的市场经济规律,并依据此得出的结论进一步分析造成中国当前产业结构困境的原因,最后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和文献综述,详述了本文的写作意义和有关产业政策文献的梳理;第二章为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从理论上解释产业政策的合理性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可行性;第三章为产业政策作用于产业结构的机制分析,抽象概括了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合理进程;第四章为日本和韩国经验的总结;第五章中国面临的产业结构问题和对策,把从前两章得出的结论运用到实际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