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端柔性交直流输电系统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网的规模和复杂度随之增大,作为电网的重要部分,城市电网负荷快速增长,向城市供应充足且优质的电能面临巨大的挑战,现有传统交流线路供电时存在的不足严重制约输电技术的发展。相比于传统输电模式,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具备诸多突出的优点:全控型器件的应用能够实现有功和无功功率的快速独立控制,具有一定的动态无功补偿能力,改善电能质量,向无源网络供电,容易实现潮流翻转和多端直流,对于同样的输电走廊,在地下铺设直流电缆的情况下,线路走廊的输送能力大幅增加,同时还能达到环境友好的目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VSC-MTDC)是对双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VSC-HVDC)的发展与延伸,在继承其优良性能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多个换流站之间的相互协调实现多电源供电和多落点受电,控制灵活,经济性较好。优良的技术性能使得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很适合应用在城市电网改造中。但目前多端柔性直流工程基本上都是用于新能源发电并网、孤岛电网及无源网络供电、多个交流系统的非同步互联中,直接在城市电网中的应用与研究相对较少,另外,与传统单纯的交流输电相比,交直流混连系统之间会产生交互影响,其协调控制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因此,有必要对VSC-MTDC系统与交流系统混合连接时的协调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VSC-MTDC系统的分层控制原理进行介绍,在仿真软件中搭建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的三相两电平换流器的数学模型,在换流站级控制中采用矢量控制,并引入解耦项,然后对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控制器进行分析与设计。然后,为解决现有的VSC-MTDC系统控制策略在交流系统故障时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定有功功率换流站控制环节引入附加有功功率信号计算模块,同时在有功功率换流站分担系统不平衡功率时考虑换流站的可调容量裕度,进而提出了基于附加有功功率信号的VSC-MTDC系统协调控制策略,并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在交流系统故障时对直流电压控制能力的有效性。最后,针对柔性直流系统接入交流系统后的协调控制问题,在交流系统等值建模的基础上,在PSCAD中搭建四端柔性直流系统与标准三机九节点交流系统的混合模型,设计适用于城市电网供电的多端柔性直流系统协调控制策略,对逆变侧换流站控制器进行改进与完善,实现其根据交流系统需求及送端输出功率合理分配传输功率,使传输功率在受端交流系统中的得到充分利用。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电力能源有进一步的需求。建设“西电东送”和“南北互供”工程既是解决中国能源资源分布与需求不平衡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高压直流输电(HVDC)适合远距离、大容量电力输送,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开发研制了一套HVDC系统模拟实验装置,并研究和提出了一种基于单星MMC的STATCOM新型拓扑及其控制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6脉动HVDC系统为例,分析了H
期刊
期刊
气粒两相旋射流是旋流燃烧器内冷态流场的主要流动形态。旋流燃烧器广泛地应用于电站锅炉中,对于旋流燃烧器的冷态流场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Lagrangian方法,将概率密度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进步和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能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还会带来环境问题。而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越来越符合人们对新能源的探求。当前风电研究的趋势是单机大容量,高利用效率,大功率、并网机组已成为发展方向。大量的实验研究需要在实验室中开展进行,所以风轮机模拟平台的建立存在着必要性。本文首先对风力发电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国内外风力发电形势与发展,对比了
期刊
期刊
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作为一种承载结构,而又有缓冲吸能、吸声、降噪及轻质等优越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在舰船方面的应用更是屡见不鲜,瑞典的VISBY级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