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于史铁生文本的主题意义,试图探究史铁生的生命哲思,力求在史铁生文本的框架内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什么是生命的常态;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人生;经历生命我们能够获得什么。 本研究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阐释了残缺是生命的常态。在史铁生看来,天命的未知与偶然,个人与他者的分裂隔离,内在自我的无限复杂,推演出了生命残缺的本相。史铁生的这种生命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道家为代表)、西方文化(以基督教、存在主义为代表)都存在着内在联系。史铁生也看出生命残缺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从而引出一面赴死抗争一面接受残缺的生命姿态。第二章探讨史铁生对爱情和爱愿的认识,强调个体生命应该心怀无限的爱愿,面对有限的人生。第一节阐释爱情的特性即敞开、相守和无限的追寻;第二节从情怀与理性、写作与文学两个维度探讨无限爱愿的可能。第三章主要阐释了史铁生关于生命是永恒的追寻的看法,论述了史铁生式的终极关怀的精神诉求在当代的价值与意义。强调唯有坚定信仰的立场,才能够补救理性的局限,才能够打破终极性的迷茫——生死的虚妄。指示出唯有祛除“我执”,突破自我,建立强大的自我主体性,永恒地追寻,才能够将信仰照进现实,成就信仰在当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