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各级政府为所辖区农业户口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群众,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供维持其基本生活的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安全线”,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如何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完善,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本文在细致分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相关知识和深度解读目前有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政策规定的基础上,以原平市王家庄乡为例,具体从农村低保对象界定、低保标准确定、低保申请程序、低保资金筹集发放和低保管理队伍建设方面介绍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运行现状;指出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运行中存在法律政策体系缺乏、农民家庭收入难以准确核定、低保对象确定缺乏公正性、低保覆盖面窄及低保管理工作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从制度设计和制度运行角度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效果进行了因素分析。 根据王家庄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运行实践,本文从三方面提出了乡级基层政府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策,即:准确界定保障对象,科学确定保障标准,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体系;实行动态管理,坚持分类施保管理,规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管理;建立完善多层次立体监督管理体系,丰富监督管理手段,强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监督管理。通过以上研究,以期能够为基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健全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