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在电力交易体制方面不断探索改革,构建跨区电力交易机制、扩大可再生能源的配置范围作为改革重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逐步开放的跨区电力交易市场中,发电商市场行为的研究受到了专家学者的重视。发电商的所有市场行为均以提高收益为目的。一方面,发电商可以在交易过程中通过竞争行为提升收益;另一方面,发电商需要对交易风险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发电量合理地分配到中长期、现货、合约等多个市场中进行交易以降低风险、保证收益。本文以开放的跨区电力交易市场为基础,研究可再生能源发电商在单一类型市场中的竞价优化方法和多类型市场中的电量组合优化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影响可再生能源跨区电力交易的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政策及市场因素,结合主要协调因素搭建可再生能源跨区电力交易架构,明确跨区电力交易中心的职能和各市场主体参与跨区电力交易的流程。研究各类型电站生产电能过程中产生成本的特点,以两部制法为基础给出火电厂、风电场、光伏电站的发电成本模型,为后续电站跨区电力交易成本研究奠定基础。2)为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将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及碳排放交易机制引入跨区电力交易,在电站发电成本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各电站计及绿色证书与碳排放交易时的跨区交易成本模型。针对发电商在现货市场中的竞价策略制定问题,分析了发电商之间的博弈行为,并将博弈论应用于发电商竞价策略优化研究,建立了电力外送区域发电商的合作博弈竞价优化模型及基于Shapley值的利润分配模型。风光火跨区域消纳算例表明各电站采用合作博弈模型优化竞价策略时的收益明显提高,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3)分析跨区电力市场中的运行、政策、交易风险并给出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针对交易风险考虑发电商同时通过年度合约市场、月度合约市场及现货市场进行跨区电力交易,分析可再生能源发电商跨区电力交易的风险来源,用熵来评估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和电价波动带来的风险,建立了基于期望效用-熵的发电商电量组合优化模型。风电商为期一个月的电量组合算例表明该电量组合优化模型能够反映发电商对市场风险的厌恶程度变化时的决策特征,并可根据发电商对风险的厌恶程度给出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电量组合策略,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跨区电力交易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商竞价策略、电量组合策略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